重建中国宗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张志刚教授访谈
-
摘要: 张志刚,1956年生于山东青岛,祖籍山东牟平。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哲学学士、硕士学位,自本科毕业后一直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生导师,宗教学与基督教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部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央统战部专家咨询组专家,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工作专家库特聘专家,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等;兼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等机构研究员;曾任哈佛大学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1998—1999),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兼职研究员(1999),法兰克福大学DAAD客座教授(2006—2007)等。主要研究领域:宗教学理论、宗教哲学、基督教神哲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西哲学与宗教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宗教与政策研究等。主要著作:《宗教文化学导论》(1993)、《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1993)、《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1995)、《理性的彷徨——现代西方哲学理性观比较》(1997)、《宗教学是什么》(2002)、《宗教哲学研究——当代观念、关键环节及其方法论批判》(修订版,2009)、《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研究》(合著,2011)、《宗教学前沿问题研究》(2014)等;主编:《宗教研究指要》《跨文化思想者文库》《北京大学宗教学文库》《基督教中国化研究丛书》《世界宗教评论》等。
-
Key words: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00
- HTML全文浏览量: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