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神经美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象创构

胡俊

引用本文: 胡俊. 神经美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象创构[J]. 学术月刊, 2024, 56(5): 168-178. shu
Citation:  HU Jun. The Aesthetic Imagery Crea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uroaesthetics[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5): 168-178. shu

神经美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象创构

    作者简介: 胡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视阈下的脑审美机制研究”(20BZW028)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83

The Aesthetic Imagery Creation of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uroaesthetics

  • CLC number: B83

  • 摘要: 在审美脑机制方面,中国山水画具有审美体验的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中国山水画运用线条勾描和水墨笔法来再现物象,在审美早期快速激活大脑视觉皮层中的视觉神经元和视觉神经通路,使欣赏者能更快识别物体、更流畅进行审美感知加工。中国山水画采用“以大观小”等空间构图审美法则,在审美中后期激活了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内颞叶的记忆创造系统、背外侧前额叶的推理系统、颞极的语义系统等,引发主体对真实山水的想象、情感记忆及社会意义的赋予,创构出充盈生命和性情的山水意象,达到言志、抒情和悟道的目的。中国山水画将实境和留白的虚境融为一体,虚实相生中气韵生动,生成意境之美。这主要是通过大脑反思内省的默认网络与镜像神经元系统、奖赏系统等区域的高同时性激活,达到“情”与“境”的高度统一,在情感共鸣中进行审美深度体验,创构出丰富的审美意象,产生了愉悦的审美情感,营造了萦绕于心、悠长辽远的审美意境。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760
  • HTML全文浏览量:  11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神经美学视角下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意象创构

    作者简介:胡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200235)。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视阈下的脑审美机制研究”(20BZW028)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在审美脑机制方面,中国山水画具有审美体验的文化独特性和差异性。中国山水画运用线条勾描和水墨笔法来再现物象,在审美早期快速激活大脑视觉皮层中的视觉神经元和视觉神经通路,使欣赏者能更快识别物体、更流畅进行审美感知加工。中国山水画采用“以大观小”等空间构图审美法则,在审美中后期激活了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内颞叶的记忆创造系统、背外侧前额叶的推理系统、颞极的语义系统等,引发主体对真实山水的想象、情感记忆及社会意义的赋予,创构出充盈生命和性情的山水意象,达到言志、抒情和悟道的目的。中国山水画将实境和留白的虚境融为一体,虚实相生中气韵生动,生成意境之美。这主要是通过大脑反思内省的默认网络与镜像神经元系统、奖赏系统等区域的高同时性激活,达到“情”与“境”的高度统一,在情感共鸣中进行审美深度体验,创构出丰富的审美意象,产生了愉悦的审美情感,营造了萦绕于心、悠长辽远的审美意境。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