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六朝画家与群体社会记忆的嬗变

陶小军 王菡薇

引用本文: 陶小军, 王菡薇. 六朝画家与群体社会记忆的嬗变[J]. 学术月刊, 2023, 55(4): 159-169. shu
Citation:  Xiaojun TAO, Hanwei WANG. The Changing Social Memories of Artists in the Six Dynasties[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4): 159-169. shu

六朝画家与群体社会记忆的嬗变

    作者简介: 陶小军,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上海200040);王菡薇,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092);
  • 中图分类号: J0

The Changing Social Memories of Artists in the Six Dynasties

  • Available Online: 2023-04-20

    CLC number: J0

  • 摘要: 六朝时,绘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开始兴盛,对画家的品评也逐渐丰富。顾恺之与陆探微具有间接的师承关系,画史中以多种文本、不同角度展现了对顾恺之与陆探微的推崇,这是人们对于六朝时期书画家生活的最有力记述。将史料记载与后世摹本对照,可以梳理出“传神写照”自顾恺之到陆探微的发展脉络。书画家得到画史公认的成功,不仅仅需要精湛的画艺,还来自社会群体对他的接受与认同。画史中的叙事无关历史的真实,或对某一事件的适当取舍,其原则取决于记述者的需求。在社会群体的共同建构下,画家的名声不断提升,最终流传后世。
  • 图 1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17.8厘米(全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2  佚名,山东微山永和六年(141)桓食堂画像石局部(拓片),原石现藏微山县文物管理所

    图 3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17.8厘米(全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4  顾恺之,《列女仁智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5.8厘米横417.8厘米(全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5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全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图 6  陆探微,《洛神赋图》局部(明摹本),纸本墨笔,纵24.1厘米横493.7厘米(全卷),现藏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

    图 7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宋摹本),绢本设色,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全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1. [1]

      钟书林 . 汉魏六朝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98-202.

    2. [2]

      陆路 . 六朝江州诗考论. 学术月刊, 2020, 52(5): 138-152.

    3. [3]

      葛永海 . 地域审美视角与六朝文学之 “江南”意象的历史生成. 学术月刊, 2016, 48(03): 90-103.

    4. [4]

      徐俪成 . 汉魏六朝“文人无行”批评话语的形成与演化. 学术月刊, 2021, 53(5): 165-174.

    5. [5]

      莫砺锋 . 陆游与陶诗的离合. 学术月刊, 2021, 53(5): 146-153.

    6. [6]

      上原麻有子 . 哲学之“可译性” —— 西田哲思中的“第一人称”意蕴探微. 学术月刊, 2016, 48(03): 5-12.

    7. [7]

      丁为祥 . “尊德性”与“道问学”:朱陆之辩及其历史回响. 学术月刊, 2023, 55(7): 14-22.

    8. [8]

      陆铭张翕 . 理论创新、经验研究和大国发展战略—— 陆铭教授访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1): 179-184.

    9. [9]

      肖伟胜 . 新中国七十年大陆文化研究的演进逻辑及其反思. 学术月刊, 2019, 51(10): 121-131, 171.

    10. [10]

      魏志江,潘清 . 论辽朝的世界秩序. 学术月刊, 2023, 55(12): 160-172.

    11. [11]

      章益国 . 从“六经皆史”到“四部皆通”.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42-147.

    12. [12]

      黄飞 . 从清廷政争看光绪五、六年中日琉球交涉. 学术月刊, 2020, 52(8): 170-184.

    13. [13]

      朱溢 . 功能与空间:南宋高宗朝临安宫城营建论析. 学术月刊, 2023, 55(10): 168-180.

    14. [14]

      吴丽娱 . 唐高宗朝“僧道致拜君亲”的论争与龙朔修格. 学术月刊, 2020, 52(4): 154-168, 184.

    15. [15]

      高红霞张克令 . 民国银行家的生活样态与人际网络——以浙江兴业银行徐新六为例. 学术月刊, 2016, 48(02): 139-154.

  • 加载中
图(7)
计量
  • PDF下载量:  6
  • 文章访问数:  2772
  • HTML全文浏览量:  145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3-04-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六朝画家与群体社会记忆的嬗变

    作者简介:陶小军,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教授(上海200040)
    作者简介:王菡薇,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092)

摘要: 六朝时,绘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开始兴盛,对画家的品评也逐渐丰富。顾恺之与陆探微具有间接的师承关系,画史中以多种文本、不同角度展现了对顾恺之与陆探微的推崇,这是人们对于六朝时期书画家生活的最有力记述。将史料记载与后世摹本对照,可以梳理出“传神写照”自顾恺之到陆探微的发展脉络。书画家得到画史公认的成功,不仅仅需要精湛的画艺,还来自社会群体对他的接受与认同。画史中的叙事无关历史的真实,或对某一事件的适当取舍,其原则取决于记述者的需求。在社会群体的共同建构下,画家的名声不断提升,最终流传后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7)  相关文章 (1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