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

高砚平

引用本文: 高砚平.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J]. 学术月刊, 2021, 53(8): 174-186. shu
Citation:  Yanping GAO. The Issue of Copies and the Problem of “Stillness”[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8): 174-186. shu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早期温克尔曼的“拉奥孔”阐释

    作者简介: 高砚平(本名高艳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
  • 中图分类号: J0

The Issue of Copies and the Problem of “Stillness”

  • Available Online: 2021-08-20

    CLC number: J0

  • 摘要: 早期(即德累斯顿)的温克尔曼在《希腊美术模仿论》中以“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阐说拉奥孔雕像,罗马时期的《古代艺术史》和《佛罗伦萨手稿》则对拉奥孔雕像作出了十分不同的重述。经考证,温氏在德累斯顿期间所见既非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也非石膏浇铸件,而是17世纪法国雕刻家的青铜仿制品。他抵罗马之后才亲睹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早期温克尔曼从拉奥孔的表情和身姿论证静穆感,其中以拉奥孔之不“哀号”和平衡的站相为要。早期评论中,拉奥孔之不“哀号”是出于心灵的高贵,罗马时期则对之做出了修正,莱辛、赫尔德、歌德等人也作出质疑。由艺术史的考证得出结论,拉奥孔的站相,特别是“右臂”,是文艺复兴雕刻家的 “修补”,与真正的“右臂”大为不同。这透露出其早期的静穆之说多有可疑之处,亦表明温克尔曼面对特定复制品(包括人为修复)的视觉经验直接影响了他的拉奥孔阐说。
  • 图 1  温克尔曼对于拉奥孔群雕的速写,现藏日内瓦博德梅里亚纳图书馆,INV. W-89,长20.2 cm,宽16.5 cm,铅笔画

    图 2  《拉奥孔》 青铜 17世纪上半期仿制品 德累斯顿阿尔伯提努博物馆 高76厘米

    图 3  《拉奥孔》局部 梵蒂冈博物馆 古罗马复制品 大理石

    图 4  《拉奥孔》 文艺复兴时期复制品 巴乔·班迪内利的复制与修复,1520−1525,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图 5  《拉奥孔》 1540−1957年之间藏梵蒂冈博物馆 古罗马复制品 经文艺复兴时期蒙托索里的修复 (70)

    图 6  《拉奥孔》 现藏梵蒂冈博物馆 古罗马复制品 大理石 高163厘米 1960年后复原状

  • 加载中
图(6)
计量
  • PDF下载量:  8
  • 文章访问数:  2792
  • HTML全文浏览量:  188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8-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复制的“拉奥孔”与可疑的“静穆”

    作者简介:高砚平(本名高艳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732)

摘要: 早期(即德累斯顿)的温克尔曼在《希腊美术模仿论》中以“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阐说拉奥孔雕像,罗马时期的《古代艺术史》和《佛罗伦萨手稿》则对拉奥孔雕像作出了十分不同的重述。经考证,温氏在德累斯顿期间所见既非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也非石膏浇铸件,而是17世纪法国雕刻家的青铜仿制品。他抵罗马之后才亲睹梵蒂冈观景楼的原像。早期温克尔曼从拉奥孔的表情和身姿论证静穆感,其中以拉奥孔之不“哀号”和平衡的站相为要。早期评论中,拉奥孔之不“哀号”是出于心灵的高贵,罗马时期则对之做出了修正,莱辛、赫尔德、歌德等人也作出质疑。由艺术史的考证得出结论,拉奥孔的站相,特别是“右臂”,是文艺复兴雕刻家的 “修补”,与真正的“右臂”大为不同。这透露出其早期的静穆之说多有可疑之处,亦表明温克尔曼面对特定复制品(包括人为修复)的视觉经验直接影响了他的拉奥孔阐说。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6)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