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利用域外汉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度”——以王昌龄“诗天子”“诗夫子”争议为例

熊瑶

引用本文: 熊瑶. 利用域外汉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度”——以王昌龄“诗天子”“诗夫子”争议为例[J]. 学术月刊, 2025, 57(8): 168-177. shu
Citation:  XIONG Yao. The Appropriate Use of Extraterritorial Chinese Texts i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Taking the Debate on Wang Changling as “Poetry Emperor” and “Poetry Master” as an Exampl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8): 168-177. shu

利用域外汉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度”——以王昌龄“诗天子”“诗夫子”争议为例

    作者简介: 熊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上海 200433)。
  • 中图分类号: I206

The Appropriate Use of Extraterritorial Chinese Texts in the Study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Taking the Debate on Wang Changling as “Poetry Emperor” and “Poetry Master” as an Example

  •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域外汉籍的发现与整理成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助力不小。然近年来出现了过分夸大其价值的失“度”现象。王昌龄的称号是“诗夫子”还是“诗天子”的争论,自从域外汉籍“新证据”——日本文献《瑠璃台诗人图卅六人》出现,被认为是唐代《琉璃堂墨客图》一书的另一版本,由此中国传本《琉璃堂墨客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甚至否定。事实上,日本《瑠璃台诗人图卅六人》并非中国《琉璃堂墨客图》的另一版本,而是日本人自己的著述,并不能证明中国《琉璃堂墨客图》“诗夫子”有误,加上中国本土《林和靖集》《唐才子传》等文献,足以证明王昌龄“诗夫子”说确凿无疑。而随着域外汉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域外汉籍资料被发现、整理,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域外汉籍文献和国内传世文献之间的关系。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16
  • HTML全文浏览量:  2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利用域外汉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度”——以王昌龄“诗天子”“诗夫子”争议为例

    作者简介:熊瑶,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 (上海 200433)。

摘要: 域外汉籍的发现与整理成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助力不小。然近年来出现了过分夸大其价值的失“度”现象。王昌龄的称号是“诗夫子”还是“诗天子”的争论,自从域外汉籍“新证据”——日本文献《瑠璃台诗人图卅六人》出现,被认为是唐代《琉璃堂墨客图》一书的另一版本,由此中国传本《琉璃堂墨客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甚至否定。事实上,日本《瑠璃台诗人图卅六人》并非中国《琉璃堂墨客图》的另一版本,而是日本人自己的著述,并不能证明中国《琉璃堂墨客图》“诗夫子”有误,加上中国本土《林和靖集》《唐才子传》等文献,足以证明王昌龄“诗夫子”说确凿无疑。而随着域外汉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域外汉籍资料被发现、整理,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域外汉籍文献和国内传世文献之间的关系。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