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

卞绍斌

引用本文: 卞绍斌. 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J]. 学术月刊, 2019, 51(6): 13-31. shu
Citation:  Shaobin BIAN. Leave the State of Nature: Kant and Justification on the Idea of Public Right[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6): 13-31. shu

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

    作者简介: 卞绍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道德发展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1189) ;
  • 中图分类号: B5

Leave the State of Nature: Kant and Justification on the Idea of Public Right

  • Available Online: 2019-06-01

    CLC number: B5

  • 摘要: 着眼于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不可避免的无保障性和暂时性特质,康德以源初契约理念证成进入公共法权状态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经由共同意志确立普遍法则和可辩护的理性法庭,进而以合法的强制要求各方承担基于公共承认的道德义务,乃是保障并确证每个人的所有权并实现平等自由价值的根本条件。联合的意志、相互责任和平等自由成为确立公共法权状态的规范性前提,也是康德自律观念公共性价值向度的鲜明体现。在此意义上,公共法权的康德式证成路径与传统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存在诸多差异,成为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资源。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2814
  • HTML全文浏览量:  469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6-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走出自然状态:康德与公共法权的证成

    作者简介:卞绍斌,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道德发展研究院教授(江苏南京 211189)

摘要: 着眼于权利在自然状态下不可避免的无保障性和暂时性特质,康德以源初契约理念证成进入公共法权状态的现实性和必然性。经由共同意志确立普遍法则和可辩护的理性法庭,进而以合法的强制要求各方承担基于公共承认的道德义务,乃是保障并确证每个人的所有权并实现平等自由价值的根本条件。联合的意志、相互责任和平等自由成为确立公共法权状态的规范性前提,也是康德自律观念公共性价值向度的鲜明体现。在此意义上,公共法权的康德式证成路径与传统自然法学说和社会契约论存在诸多差异,成为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资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