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远游,我们可以走多远?—— 《剑桥中国文学史》“文学文化史”研究思路评析

徐艳

引用本文: 徐艳. 远游,我们可以走多远?—— 《剑桥中国文学史》“文学文化史”研究思路评析[J]. 学术月刊, 2017, 49(05): 128-134.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5): 128-134. shu

远游,我们可以走多远?—— 《剑桥中国文学史》“文学文化史”研究思路评析

  • 摘要: 《剑桥中国文学史》的写作观念以“文学文化史”为中心,对立于在国内文学史写作中尚处主流位置的标准叙事。如果说标准叙事有一种上浮倾向,专注于浮在最上层的经典的最动人之处;“文学文化史”叙事则一再下沉,最后回到当时完整的文化语境中,为挽救后代曲解作品寻求最充分的历史参照。在这个意义上,文本语境与文本一起,成了文学史中心。文本因被试图放入原生语境,而从多角度获得了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来源、文本选择、文本特征、文本间关系等方面,推动文学研究变得空前丰富、立体。同时,虽然《剑桥中国文学史》编撰者在理论上具有历史主义的执着,但在实际写作中,有时也会遵循某种“中间路线”,即更新部分内容,但大体上仍复制标准叙事。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8
  • 文章访问数:  3275
  • HTML全文浏览量:  18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远游,我们可以走多远?—— 《剑桥中国文学史》“文学文化史”研究思路评析

摘要: 《剑桥中国文学史》的写作观念以“文学文化史”为中心,对立于在国内文学史写作中尚处主流位置的标准叙事。如果说标准叙事有一种上浮倾向,专注于浮在最上层的经典的最动人之处;“文学文化史”叙事则一再下沉,最后回到当时完整的文化语境中,为挽救后代曲解作品寻求最充分的历史参照。在这个意义上,文本语境与文本一起,成了文学史中心。文本因被试图放入原生语境,而从多角度获得了新的研究方法,包括文本来源、文本选择、文本特征、文本间关系等方面,推动文学研究变得空前丰富、立体。同时,虽然《剑桥中国文学史》编撰者在理论上具有历史主义的执着,但在实际写作中,有时也会遵循某种“中间路线”,即更新部分内容,但大体上仍复制标准叙事。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