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

殷德生 吴其珊 金培振

引用本文: 殷德生 吴其珊 金培振.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J]. 学术月刊, 2024, 56(7): 42-57. shu
Citation:  YIN Desheng. The Nature,Measurement and Support System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7): 42-57. shu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

    作者简介: 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62);吴其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金培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20006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发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22VRC179)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12

The Nature,Measurement and Support System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 CLC number: F12

  • 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表现为前沿技术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通过选取集成电路行业、电子与通信设备类行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类行业、医药和医疗仪器类行业,在非参数DEA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同时采用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的EBM模型,对中国代表性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度,揭示了其变动特征及趋势。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为基准,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变动的决定因素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体系在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
  • 文章访问数:  306
  • HTML全文浏览量:  8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质生产力的质态、测度与支撑体系

    作者简介:殷德生,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200062);吴其珊,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062);金培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上海200062)。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发展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研究”(22VRC179)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表现为前沿技术创新催生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通过选取集成电路行业、电子与通信设备类行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类行业、医药和医疗仪器类行业,在非参数DEA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创新,同时采用产出导向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的EBM模型,对中国代表性地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测度,揭示了其变动特征及趋势。以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为基准,实证检验了新质生产力变动的决定因素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强度。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支撑体系在于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