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类型小说的三大特征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奇幻、犯罪和科幻小说为例

郭恋东 解依洋

引用本文: 郭恋东, 解依洋. 类型小说的三大特征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奇幻、犯罪和科幻小说为例[J]. 学术月刊, 2025, 57(9): 157-168. shu
Citation:  GUO Liandong,  XIE Yiyang. Thre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enre F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orld Literature——A Study of Fantasy, Crime, and Science Fic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157-168. shu

类型小说的三大特征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奇幻、犯罪和科幻小说为例

    作者简介: 郭恋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海 200030);解依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200030)。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当代类型小说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 (24BZW127)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1

Three Key Characteristics of Genre Fi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World Literature——A Study of Fantasy, Crime, and Science Fiction

  • CLC number: I1

  • 摘要: 类型小说的全球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全球化文化市场的产物,更是其多样性、适应性与动态演变特性的直接体现。本文以奇幻、犯罪和科幻三种类型小说为例,探讨类型小说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类型小说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去英语文化中心主义、以读者为中心、借助翻译实现全球流通。这些特征不仅彰显了类型小说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亦有助于打破对"类型"的刻板印象。奇幻小说通过融入多元文化元素,突破了早期以英语文化为中心的定义,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犯罪小说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策略,满足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与情感共鸣,成为反映世界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类型;科幻小说则通过翻译实现了全球流通,推动了中西方科幻文学的互惠影响。类型小说通过跨文化传播与接受,促进了全球与本土之间的文学对话,突破了中心与边缘、世界文学与通俗小说之间的二元对立。
    1. [1]

      洪治纲 . 论非虚构写作中的“他者”及其功能. 学术月刊, 2025, 57(9): 148-156.

    2. [2]

      阙天舒闫姗姗 . 编织的智能:可感知治理中的技术图景与主体叙事. 学术月刊, 2025, 57(9): 90-100.

    3. [3]

      尚虎平刘红梅 .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学术月刊, 2025, 57(9): 76-8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32
  • HTML全文浏览量:  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类型小说的三大特征及其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以奇幻、犯罪和科幻小说为例

    作者简介:郭恋东,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上海 200030);解依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20003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当代类型小说的海外传播与影响研究" (24BZW12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类型小说的全球兴起与发展不仅是全球化文化市场的产物,更是其多样性、适应性与动态演变特性的直接体现。本文以奇幻、犯罪和科幻三种类型小说为例,探讨类型小说的主要特征及其对世界文学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类型小说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去英语文化中心主义、以读者为中心、借助翻译实现全球流通。这些特征不仅彰显了类型小说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灵活性与自我更新能力,亦有助于打破对"类型"的刻板印象。奇幻小说通过融入多元文化元素,突破了早期以英语文化为中心的定义,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犯罪小说以读者为中心的叙事策略,满足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深层思考与情感共鸣,成为反映世界文学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类型;科幻小说则通过翻译实现了全球流通,推动了中西方科幻文学的互惠影响。类型小说通过跨文化传播与接受,促进了全球与本土之间的文学对话,突破了中心与边缘、世界文学与通俗小说之间的二元对立。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