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与历史经验——兼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内因

刘乐易 曹越洋 蔡继明

引用本文: 刘乐易, 曹越洋, 蔡继明. 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与历史经验——兼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内因[J]. 学术月刊, 2025, 57(2): 67-76. shu
Citation:  LIU Leyi,  CAO Yueyang,  CAI Jiming. The Driving Force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Dynamization of Static Comparative Advantag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2): 67-76. shu

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与历史经验——兼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内因

    作者简介: 刘乐易,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浙江杭州 310018);曹越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70);蔡继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实现形式研究”(24&ZD327)、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机制研究”(23&ZD085)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14

The Driving Forces and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Dynamization of Static Comparative Advantage

  • CLC number: F14

  • 摘要: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又遭遇全球化逆流,中国现阶段政策似乎并不符合比较优势,与中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有相通之处。基于从分工体系转变和产业链上下游博弈两个路径,可以具体分析历史上中国在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经济的长期正向影响,以及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进一步,通过比较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印两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本研究提供了历史经验证据,由此得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驱动力与必然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839
  • HTML全文浏览量:  7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与历史经验——兼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内因

    作者简介:刘乐易,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浙江杭州 310018);曹越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70);蔡继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数据要素参与分配的价值基础和实现形式研究”(24&ZD327)、202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标准数字经贸规则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机制研究”(23&ZD08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新旧动能转换之际,又遭遇全球化逆流,中国现阶段政策似乎并不符合比较优势,与中国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有相通之处。基于从分工体系转变和产业链上下游博弈两个路径,可以具体分析历史上中国在早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对经济的长期正向影响,以及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驱动力。进一步,通过比较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和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特别是中印两国贸易政策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本研究提供了历史经验证据,由此得出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驱动力与必然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