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刘正强

引用本文: 刘正强.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J]. 学术月刊, 2018, 50(02): 103-113.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2): 103-113. shu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 摘要: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辅助性的政治设计,长期以来成为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治理资源和手段。但面对窘迫的信访运行困境,却又缺乏一个明晰的治理图景。在对现实问题抱持的治理期待中,“分类治理”作为治理范式的一个基本概念,带有浓厚的现实情怀。通过对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化修正,可以建构起中国访民的四种理想型。这有可能超越杂多的信访分类,为理解当前复杂的信访困局尤其是形成新的信访治理思路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1
  • 文章访问数:  3273
  • HTML全文浏览量:  188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访民的理想型—— 立基于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解释

摘要: 信访制度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本土化、辅助性的政治设计,长期以来成为国家基础性的社会治理资源和手段。但面对窘迫的信访运行困境,却又缺乏一个明晰的治理图景。在对现实问题抱持的治理期待中,“分类治理”作为治理范式的一个基本概念,带有浓厚的现实情怀。通过对韦伯社会行动理论的本土化修正,可以建构起中国访民的四种理想型。这有可能超越杂多的信访分类,为理解当前复杂的信访困局尤其是形成新的信访治理思路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