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菅志翔
, 马戎
. 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和国家语言政策. 学术月刊,
2022, 54(9): 123-147.
-
[2]
菅志翔,马戎
.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23, 55(8): 123-144.
-
[3]
励轩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相关概念的英译及其内涵演变. 学术月刊,
2022, 54(2): 205-215.
-
[4]
杨瑞
, 王艳
. “多元文明与中华民族”跨学科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1): 208-210.
-
[5]
齐卫平,樊士博
. 新使命与新叙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话语创造. 学术月刊,
2024, 56(2): 21-32.
-
[6]
晁福林
. 说“类族”——兼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诸族交融. 学术月刊,
2024, 56(8): 158-169.
-
[7]
常安
. 缔造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学术月刊,
2019, 51(9): 95-108.
-
[8]
古力扎提
, 石春霞
. 第十届边疆中国论坛暨“地域、族群与中华民族”学术研讨会综述. 学术月刊,
2022, 54(9): 212-216.
-
[9]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
[10]
谈火生
. 公民教育:卢梭美德共和国的微观基础. 学术月刊,
2016, 48(05): 94-109.
-
[11]
金滢坤
. 唐五代儒家经典的启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16, 48(09): 140-148.
-
[12]
杨春时
. 中华审美现象学的构成. 学术月刊,
2017, 49(06): 5-11.
-
[13]
马戎
.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 学术月刊,
2018, 50(01): 151-161.
-
[14]
罗剑波
, 范越
. 民国时期《九歌图》的流传与新创.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33-144.
-
[15]
陆烨
. 民国知识群体对海权问题的探讨. 学术月刊,
2022, 54(8): 187-208.
-
[16]
刘琪
. 缺失的“民族”与整体的“社会”. 学术月刊,
2020, 52(11): 150-159.
-
[17]
邹诗鹏
. 试论民族的层次及其样态. 学术月刊,
2022, 54(10): 5-22.
-
[18]
金滢坤
, 常荩心
. 汉魏两晋南北朝儒家经典与童蒙教育. 学术月刊,
2021, 53(2): 181-194.
-
[19]
张军
, 李涛
. 师范教育与经济发展:来自近代中国的证据. 学术月刊,
2022, 54(5): 46-59.
-
[20]
陆铭
. 教育、城市与大国发展——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区域战略. 学术月刊,
2016, 48(01): 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