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

刘阳

引用本文: 刘阳.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J]. 学术月刊, 2024, 56(10): 170-178. shu
Citation:  LIU Yang. On the Adaptation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o the Theory of Un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Period[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0): 170-178. shu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

    作者简介: 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关键词‘事件’的中国进路”(24FZWB021)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0

On the Adaptation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Theory to the Theory of Unconsciousness in the New Period

  • CLC number: I0

  • 摘要: 评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性的一个要点,是看其对非理性却客观存在于文艺活动中的无意识采取何种态度。由审美反映论、艺术实践论、艺术生产论与艺术活动论四种代表形态组成的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疑点和推进上的困难,如“由意识转化出无意识”这一典型的改写策略,便属于理性权力规训的重演。将无意识有效纳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前提,是认识到无意识理论与“重复与差异”这一当代学理进展正在发生深刻联系,沿此吸收基于重复的独异历史观及其政治转向成果,还原实践在工具重复操作中的差异性,创造性地融合基于群体的实践论与侧重个体的人生论,走向更为纵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50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

    作者简介:刘阳,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241)。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文论关键词‘事件’的中国进路”(24FZWB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评估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性的一个要点,是看其对非理性却客观存在于文艺活动中的无意识采取何种态度。由审美反映论、艺术实践论、艺术生产论与艺术活动论四种代表形态组成的新时期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在对无意识理论的改写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疑点和推进上的困难,如“由意识转化出无意识”这一典型的改写策略,便属于理性权力规训的重演。将无意识有效纳入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前提,是认识到无意识理论与“重复与差异”这一当代学理进展正在发生深刻联系,沿此吸收基于重复的独异历史观及其政治转向成果,还原实践在工具重复操作中的差异性,创造性地融合基于群体的实践论与侧重个体的人生论,走向更为纵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形态。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