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度日”与“做人”:《伤逝》的兄弟隐喻与人生观分歧

张洁宇

引用本文: 张洁宇. “度日”与“做人”:《伤逝》的兄弟隐喻与人生观分歧[J]. 学术月刊, 2018, 50(11): 120-128. shu
Citation:  Jieyu ZHANG. Ways of Making A Day and Choosing A Life: The Metaphor for Brothers and the Conflicting Outlooks on Life in Regret for the Past[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1): 120-128. shu

“度日”与“做人”:《伤逝》的兄弟隐喻与人生观分歧

    作者简介: 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
  • 中图分类号: I206

Ways of Making A Day and Choosing A Life: The Metaphor for Brothers and the Conflicting Outlooks on Life in Regret for the Past

  • Available Online: 2018-11-0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作为经典文本的《伤逝》是多解的。以往研究对其女性解放主题及其哲学层面上“空虚”“真实”等问题的探讨都已颇具深度。本文借由周作人所谓“借假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解释入手,分析《伤逝》中的兄弟隐喻,目的并非落实周作人的猜想,也无意将小说人物对应于兄弟关系,而是希望通过这一隐喻讨论周氏兄弟的思想差异和人生观分歧。鲁迅在《伤逝》中通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反思了新人物的旧观念和“新的生路”问题,重提“思想革命”和斗争实践的必要性。可以说,《伤逝》的兄弟隐喻已经指向了1920年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道路和选择。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8
  • 文章访问数:  5100
  • HTML全文浏览量:  470
文章相关
  • 网络出版日期:  2018-12-18
  • 刊出日期:  2018-1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度日”与“做人”:《伤逝》的兄弟隐喻与人生观分歧

    作者简介:张洁宇,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摘要: 作为经典文本的《伤逝》是多解的。以往研究对其女性解放主题及其哲学层面上“空虚”“真实”等问题的探讨都已颇具深度。本文借由周作人所谓“借假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解释入手,分析《伤逝》中的兄弟隐喻,目的并非落实周作人的猜想,也无意将小说人物对应于兄弟关系,而是希望通过这一隐喻讨论周氏兄弟的思想差异和人生观分歧。鲁迅在《伤逝》中通过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反思了新人物的旧观念和“新的生路”问题,重提“思想革命”和斗争实践的必要性。可以说,《伤逝》的兄弟隐喻已经指向了1920年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不同道路和选择。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