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世纪中后期的长崎贸易与徽州海商之衰落——以日本收藏的程稼堂相关文书为中心
-
摘要: 由明迄清,徽州海商的主体存在着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从明代武装走私的私人贸易转向清朝政府特许经营的海外贸易。及至19 世纪60 年代,东亚海域世界的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而中国国内太平天国的兵燹战乱,又对中日贸易造成了剧烈冲击,加速了徽州海商之衰落与长崎唐馆的解体。本文聚焦的徽州巨商程稼堂,曾是长崎贸易中举足轻重的海商首领。但在19 世纪中后期,他与海商同行、长崎会所、借贷商人之间,不断地发生各类债务纠纷,其本人则为了躲避债主的纠缠而到处东躲西藏,并多次将各类财物作为抵押。这些,显然反映了其人已徘徊于破产的边缘。程 稼堂的遭遇,折射出昔日富甲天下的徽州海商之困境。其人的盛衰递嬗,可算是煊赫一时的徽州海商之最后一曲挽歌。
-
Key words:
-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00
- HTML全文浏览量: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