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

陆胤

引用本文: 陆胤.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J]. 学术月刊, 2017, 49(02): 163-178.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2): 163-178. shu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

  • 摘要: 作为中国固有四部学术之首,经学在近代教育体制确立与教学场合更替的过程中,面临着难以找到学科对应物、欠缺课堂教学可操作性等诸多困境。清末民初穿梭于新旧学界的孙雄(1866—1935)早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在黄以周等经师引导下治经,逐步理解“郑学”群经训、义体系的脉络。其后上书张之洞,并在袁世凯幕下掌管新学堂。孙雄虽曾一度主张将经学碎片化以迁就外来学科,探索六艺九流的新教法,却最终在辛亥“经科存废”论争中力主保全经学整体,提出经学讲座制的设想。要之,与将六经历史文献化、去语境化、继而按照近代学科进行分类重组的“碎片 化”思路相对,孙雄的保守姿态,提示了另一种对抗外来分科之学的“整体化”经学转型模式;而这也可视为南菁书院兼综汉宋,标举“郑学”治经体系的一宗遗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3195
  • HTML全文浏览量:  14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书院治经到学堂读经——孙雄与近代中国学术转型

摘要: 作为中国固有四部学术之首,经学在近代教育体制确立与教学场合更替的过程中,面临着难以找到学科对应物、欠缺课堂教学可操作性等诸多困境。清末民初穿梭于新旧学界的孙雄(1866—1935)早年肄业于江阴南菁书院,在黄以周等经师引导下治经,逐步理解“郑学”群经训、义体系的脉络。其后上书张之洞,并在袁世凯幕下掌管新学堂。孙雄虽曾一度主张将经学碎片化以迁就外来学科,探索六艺九流的新教法,却最终在辛亥“经科存废”论争中力主保全经学整体,提出经学讲座制的设想。要之,与将六经历史文献化、去语境化、继而按照近代学科进行分类重组的“碎片 化”思路相对,孙雄的保守姿态,提示了另一种对抗外来分科之学的“整体化”经学转型模式;而这也可视为南菁书院兼综汉宋,标举“郑学”治经体系的一宗遗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