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赖岳山

引用本文: 赖岳山.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J]. 学术月刊, 2017, 49(11): 161-147.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11): 161-147. shu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 摘要: 从1938 至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筹设、主导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该奖所建立的“客观学术”评审机制,堪称典范。但是,其运作过程还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矛盾的正面价值在于,它们反映了“广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决定性力量以及“广义政治”的考量。从事实和逻辑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充分条件推动着奖项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奖项中“著作类”所出现的批评意见、特殊案例、分类异常等,仍旧是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这个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主义视为泛政治领域的一个要素,那么,该学术奖的实践表明,至少在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客观学术的实践,仍需部分地奠基在泛政治的基础之上。民族主义与客观学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可以用“体用结构”来描述。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4
  • 文章访问数:  3213
  • HTML全文浏览量:  16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互为体用的“隐微政治”与“客观学术”

摘要: 从1938 至1949 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筹设、主导了“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该奖所建立的“客观学术”评审机制,堪称典范。但是,其运作过程还存在诸多争议和矛盾。矛盾的正面价值在于,它们反映了“广义民族主义”情绪的决定性力量以及“广义政治”的考量。从事实和逻辑来说,民族主义作为充分条件推动着奖项的各个阶段;与此同时,奖项中“著作类”所出现的批评意见、特殊案例、分类异常等,仍旧是为了满足民族主义这个必要条件。如果将民族主义视为泛政治领域的一个要素,那么,该学术奖的实践表明,至少在20 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客观学术的实践,仍需部分地奠基在泛政治的基础之上。民族主义与客观学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可以用“体用结构”来描述。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