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梁在
, 王楠
. 中国和21世纪的国际移民研究. 学术月刊,
2021, 53(8): 123-134.
-
[2]
程大中,唐雨桐,邵心怡
.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价值链网络基础. 学术月刊,
2023, 55(9): 31-42.
-
[3]
张广婷
.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理论创新——一个分析框架. 学术月刊,
2023, 55(9): 43-57.
-
[4]
盛 垒 权 衡
. 从政府主导走向多元联动:“一带一路”的实践逻辑与深化策略. 学术月刊,
2018, 50(04): 46-57.
-
[5]
黄宗智
. 中国的新综合性视野和远瞻性愿景:“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投行. 学术月刊,
2020, 52(7): 93-104.
-
[6]
陈建华
. 为“文言”一辩 —— 语言辩证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的源起. 学术月刊,
2016, 48(04): 114-124.
-
[7]
李扬
. 语言·文学·历史. 学术月刊,
2020, 52(2): 173-175.
-
[8]
李怡
. 现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权力化语言. 学术月刊,
2020, 52(7): 126-134.
-
[9]
彭迪云,冯怡,李伊力
. 区域一体化政策实施的民生福祉增进效应——基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研究. 学术月刊,
2023, 55(7): 61-73.
-
[10]
菅志翔
, 马戎
. 语言、民族国家建构和国家语言政策. 学术月刊,
2022, 54(9): 123-147.
-
[11]
菅志翔
, 马戎
. 人类语言与社会发展.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21-138.
-
[12]
菅志翔,马戎
. 中国语言政策的历史演变. 学术月刊,
2023, 55(8): 123-144.
-
[13]
张凤阳
. 现代性研究的“语言方案”. 学术月刊,
2018, 50(12): 52-63.
-
[14]
高玉
. 文学语言与当下汉语建设. 学术月刊,
2022, 54(5): 141-150.
-
[15]
张曙光
. 制度的语言(哲学)分析——读韦森教授著《语言与制序》. 学术月刊,
2016, 48(02): 56-65.
-
[16]
石良平
, 王素云
, 王晶晶
. 从存量到流量的经济学分析:流量经济理论框架的构建. 学术月刊,
2019, 51(1): 50-58.
-
[17]
马建标
. 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学术月刊,
2017, 49(06): 164-172.
-
[18]
陈引驰
, 陈思和
, 黄维樑
, 郜元宝
. 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问题(笔 谈).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31-139.
-
[19]
苏剑
. 语言扶贫的理论逻辑、经验支持与实现路径. 学术月刊,
2020, 52(9): 67-73.
-
[20]
高玉
. 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 学术月刊,
2024, 56(7): 13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