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

梁涛

引用本文: 梁涛.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J]. 学术月刊, 2017, 49(04): 28-41.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4): 28-41. shu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

  • 摘要: 荀子一生可分为居赵(前期)、游齐(中期)、退居兰陵(晚期)三个阶段,其人性论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荀子》各篇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记录的是荀子不同时期的看法。其中《礼论》《正名》《性恶》是荀子中期的作品,其特点是提出了性-伪说,不再将知视为性,而是提出了伪,以伪来统一能知和所知,但在认识上又有一个发展过程。《礼论》提出了性朴说,但从语境上看,其性主要是指吉凶忧愉之情以及对亲人的爱,而其所谓伪主要指礼义之节文;《正名》通过对性、伪的两重定义,明确了性、伪的内涵,标志着荀子性-伪说的成熟;《性恶》则利用性-伪说对人性做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性恶善伪说。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3372
  • HTML全文浏览量:  17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荀子人性论的中期发展—— 论《礼论》《正名》《性恶》的性-伪说

摘要: 荀子一生可分为居赵(前期)、游齐(中期)、退居兰陵(晚期)三个阶段,其人性论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荀子》各篇是在不同时期完成的,记录的是荀子不同时期的看法。其中《礼论》《正名》《性恶》是荀子中期的作品,其特点是提出了性-伪说,不再将知视为性,而是提出了伪,以伪来统一能知和所知,但在认识上又有一个发展过程。《礼论》提出了性朴说,但从语境上看,其性主要是指吉凶忧愉之情以及对亲人的爱,而其所谓伪主要指礼义之节文;《正名》通过对性、伪的两重定义,明确了性、伪的内涵,标志着荀子性-伪说的成熟;《性恶》则利用性-伪说对人性做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性恶善伪说。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