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

吴丰华 韩文龙

引用本文: 吴丰华, 韩文龙.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J]. 学术月刊, 2018, 50(04): 58-68. shu
Citation:  .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istorical Context, Phase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04): 58-68. shu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

Urban-Rural Relationship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istorical Context, Phase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 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4—2003 年)、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2012 年)和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在市场化改革下,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作用,制度破冰和创新改革同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努力,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深刻变迁并得到了极大改善。本 文提出了“改革参与缺失理论”以解释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差距扩大,并将城乡发展理论总结为“城乡发展目标理论—城乡发展路径理论—城乡发展对策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难点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偏低和县域经济不发达,未来,必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破解五重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发展城乡和促进城市发展并重的方针,着力振兴县域经济。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6
  • 文章访问数:  6704
  • HTML全文浏览量:  87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乡关系:历史脉络、阶段特征和未来展望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可分为四大阶段:城乡关系趋好阶段(1978—1984 年)、城乡再度分离阶段(1984—2003 年)、城乡统筹发展阶段(2003—2012 年)和城乡全面融合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在市场化改革下,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共同作用,制度破冰和创新改革同步推进,城乡居民共同努力,中国城乡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发展轨迹,经历了深刻变迁并得到了极大改善。本 文提出了“改革参与缺失理论”以解释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21 世纪初的城乡分离和城乡差距扩大,并将城乡发展理论总结为“城乡发展目标理论—城乡发展路径理论—城乡发展对策理论”组成的理论体系。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难点是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偏低和县域经济不发达,未来,必须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城乡发展思想,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破解五重城乡二元结构,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发展城乡和促进城市发展并重的方针,着力振兴县域经济。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