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范广欣

引用本文: 范广欣.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J]. 学术月刊, 2023, 55(11): 180-188. shu
Citation:  FAN Guangxin. Rousseau in China’s Transformative Era—— A Stud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prin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Du Contrat Social[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11): 180-188. shu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作者简介: 范广欣,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卢梭《民约论》第一个汉译本的重刊和解读与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TJZX18-001)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5

Rousseau in China’s Transformative Era—— A Stud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print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r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Du Contrat Social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中江兆民所作《民约译解》,作为卢梭《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的首个汉译本,是含义极其丰富的政治思想文献。中国人对该文本的接受,对其中含义的发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一个不断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1898年以后二十年间不同阶段的政治使命,从立宪到反清革命到反袁之后再造共和,每每促使中国知识精英在中江译本中获取营养,并通过重印(往往有所改动)、评介、引用该译本与国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这些重印本因而成为在中国传播卢梭思想或卢梭式思想最重要的媒介。不仅如此,对该译本的创造性解读还为中国政治思想超出宪政民主向更为激进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向人民革命转变提供了契机。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2014
  • HTML全文浏览量:  358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社会契约论》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以首个汉译本的重刊和引用为中心

    作者简介:范广欣,南开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天津300350)。
基金项目:  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卢梭《民约论》第一个汉译本的重刊和解读与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TJZX18-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中江兆民所作《民约译解》,作为卢梭《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的首个汉译本,是含义极其丰富的政治思想文献。中国人对该文本的接受,对其中含义的发掘,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有一个不断重新发现、重新认识的过程。1898年以后二十年间不同阶段的政治使命,从立宪到反清革命到反袁之后再造共和,每每促使中国知识精英在中江译本中获取营养,并通过重印(往往有所改动)、评介、引用该译本与国人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这些重印本因而成为在中国传播卢梭思想或卢梭式思想最重要的媒介。不仅如此,对该译本的创造性解读还为中国政治思想超出宪政民主向更为激进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向人民革命转变提供了契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