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林忠军

引用本文: 林忠军.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J]. 学术月刊, 2018, 50(10): 30-38. shu
Citation:  Zhongjun LIN. On Yaobian Theories between Chinese Scholars and Korean Scholar Jeong Yakyong[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10): 30-38. shu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作者简介: 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 250012) ;
  • 中图分类号: B2

On Yaobian Theories between Chinese Scholars and Korean Scholar Jeong Yakyong

  • Available Online: 2018-10-01

    CLC number: B2

  • 摘要: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4088
  • HTML全文浏览量:  571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8-10-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爻变说与韩国丁若镛爻变哲学

    作者简介:林忠军,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山东济南 250012)

摘要: 爻变说是中国古代易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重要的解《易》方法。从《易传》到汉宋有丰富的爻变思想。丁若镛在继承前人易学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对爻变作出了新的理解,提出了爻本质是变、爻变与筮法相关、是一爻变、爻变是一切象数前提等观点,以此重建了以太极为本体、以爻变为核心的象数体系。他通过诠释《周易》经传尤其是《系辞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话语,以太极概念为核心,详细地论述万物之本(胚胎),从天地开始,由太极生天地阴阳、生四时、生万物的创化过程及客观世界形成后万物瞬息万变,体现了太极生生之德性。在此基础上,重点阐明了模拟客观变化的《周易》符号,无论是推移、互体还是物象,皆以爻变贯穿其中,生动地反映自然界阴阳交感、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特征,从而建构了由阴阳符号构成的、流动的、生生不息的、充满活力的独特宇宙图式。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