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梵·道·物本身·至一

韩林合

引用本文: 韩林合. 梵·道·物本身·至一[J]. 学术月刊, 2025, 57(9): 5-14,47. shu
Citation:  HAN Linhe. Brahman, Dao, Things in Themselves and the Absolute On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9): 5-14,47. shu

梵·道·物本身·至一

    作者简介: 韩林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北京 100871)。
  •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与主体性研究"(22JJD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0

Brahman, Dao, Things in Themselves and the Absolute One

  • CLC number: B0

  • 摘要: 《奥义书》是印度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正如《庄子》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样。两者对世界的本质和本原问题即终极实在问题给出了几近相同的答案。《奥义书》作者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梵;庄子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道。两者对梵和道的刻画极其相似。但是,在他们各自归属给梵和道的诸多特点中,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之处:梵和道被认为既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又遍在天地万物之中,而且还包容天地万物。通常说来,如果一个事物(作为一个部分或要素)存在于给定的某类事物的全体成员之中,那么它便不可能同时又包容此类事物之全体成员。而且,如果一个事物甲生成了另一个事物乙,那么甲便不可能同时完整地存在于乙之中,更不可能完整地包容乙。如果我们将梵和道理解成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即去掉了任何区分的世界的本然的状态,那么梵和道生成万物的造物者身份与其遍在性和包容性如何融贯一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通过修正康德和叔本华关于物本身的学说而获得这样的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概念。
    1. [1]

      尚虎平刘红梅 . 西方“技术的价值中立”理想与国家治理使用中的“卫道”悖论——一个面向ChatGPT技术实际使用的探索. 学术月刊, 2025, 57(9): 76-89.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28
  • HTML全文浏览量:  5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梵·道·物本身·至一

    作者简介:韩林合,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与主体性研究"(22JJD720003)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奥义书》是印度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正如《庄子》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一样。两者对世界的本质和本原问题即终极实在问题给出了几近相同的答案。《奥义书》作者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梵;庄子认为,世界的本质和本原在于道。两者对梵和道的刻画极其相似。但是,在他们各自归属给梵和道的诸多特点中,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之处:梵和道被认为既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又遍在天地万物之中,而且还包容天地万物。通常说来,如果一个事物(作为一个部分或要素)存在于给定的某类事物的全体成员之中,那么它便不可能同时又包容此类事物之全体成员。而且,如果一个事物甲生成了另一个事物乙,那么甲便不可能同时完整地存在于乙之中,更不可能完整地包容乙。如果我们将梵和道理解成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即去掉了任何区分的世界的本然的状态,那么梵和道生成万物的造物者身份与其遍在性和包容性如何融贯一致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我们可以通过修正康德和叔本华关于物本身的学说而获得这样的世界整体本身或至一概念。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相关文章 (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