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精准扶贫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

朱平芳,方顺超

引用本文: 朱平芳,方顺超. 精准扶贫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J]. 学术月刊, 2024, 56(3): 70-83. shu
Citation:  ZHU Pingfang.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Policy Treatment Effects and Mechanisms[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3): 70-83. shu

精准扶贫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

    作者简介: 朱平芳,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235);方顺超,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5)。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测度研究”(23BTJ015)、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线性分位数样本截取和选择模型的估计与应用—基于非参数筛分法(Sieve Method)”(722730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引入专家咨询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72303155)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F32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Policy Treatment Effects and Mechanisms

  • CLC number: F32

  • 摘要: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能否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分析家庭劳动力流动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通过排除户籍迁移群体的干扰以系统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比例,并主要体现促进其在同区县内的流动。通过对精准扶贫瞄准性和作用路径的分析发现:对于低人力资本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公共服务和转移就业政策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达到促进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政策可促进农户扩大生产,但囿于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会为劳动力流动提供物质支持;对无劳动能力成员占比高的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政策来降低家庭在医疗和教育上的支出,以缓解家庭因素对劳动力流动形成的隐性约束。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更能准确地评估精准扶贫带来的可持续效应,对于促进脱贫地区衔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7
  • 文章访问数:  1231
  • HTML全文浏览量:  18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精准扶贫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效应与作用机制

    作者简介:朱平芳,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上海200235);方顺超,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上海200235)。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测度研究”(23BTJ015)、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中心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偏线性分位数样本截取和选择模型的估计与应用—基于非参数筛分法(Sieve Method)”(7227309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引入专家咨询信息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72303155)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能否保障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在理论分析家庭劳动力流动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通过排除户籍迁移群体的干扰以系统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能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比例,并主要体现促进其在同区县内的流动。通过对精准扶贫瞄准性和作用路径的分析发现:对于低人力资本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公共服务和转移就业政策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达到促进家庭劳动力的流动;对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基础设施和农业发展政策可促进农户扩大生产,但囿于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会为劳动力流动提供物质支持;对无劳动能力成员占比高的家庭,精准扶贫通过公共服务和生活保障政策来降低家庭在医疗和教育上的支出,以缓解家庭因素对劳动力流动形成的隐性约束。研究表明,劳动力流动更能准确地评估精准扶贫带来的可持续效应,对于促进脱贫地区衔接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