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

高玉

引用本文: 高玉. 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J]. 学术月刊, 2024, 56(7): 130-142. shu
Citation:  GAO Yu. The “Disciplinarit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Linguistic Retro Theory[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7): 130-142. shu

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

    作者简介: 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金华32100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I0

The “Disciplinarit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Linguistic Retro Theory

  • CLC number: I0

  • 摘要: 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文论”之说,“文论”是近代西方学科理论引入中国在学术上的概念反映,现代“七科”对传统中国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分类产生“文学”进而产生“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的形态是由陈钟凡开创,由郭绍虞、罗根泽以及朱东润三人各自通过写作实践完成的,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又有补充、整合、完善,但形态上没有根本突破。中国古代文论“论”的形态包括传统的文献考证,术语、概念的释训,但主要则是用现代文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定性、比较、分析等,也即“理论”的形态,其中方孝岳、朱自清、傅庚生的贡献非常大。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在于“古”,今天的转化和重建其实是把“古”变为“今”从而失去了本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应该复活古代文论表述的古代形态,把被中断的古代文论原形态续接起来。古代文论研究的语言“复古”其根本是用古代文论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来言说文学,不仅言说古代文学,也言说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语言复古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应用形态,但不是否定现代文论的主体地位,而是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中国文论的一种有效方式,补充和丰富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49
  • HTML全文浏览量:  3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古代文论的“学科”性质与语言复古论

    作者简介:高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金华32100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语言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16ZDA190)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中国古代没有系统的“文论”之说,“文论”是近代西方学科理论引入中国在学术上的概念反映,现代“七科”对传统中国知识体系进行重新分类产生“文学”进而产生“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史”的形态是由陈钟凡开创,由郭绍虞、罗根泽以及朱东润三人各自通过写作实践完成的,后人在他们的基础上又有补充、整合、完善,但形态上没有根本突破。中国古代文论“论”的形态包括传统的文献考证,术语、概念的释训,但主要则是用现代文学观念和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现代阐释、定性、比较、分析等,也即“理论”的形态,其中方孝岳、朱自清、傅庚生的贡献非常大。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在于“古”,今天的转化和重建其实是把“古”变为“今”从而失去了本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应该复活古代文论表述的古代形态,把被中断的古代文论原形态续接起来。古代文论研究的语言“复古”其根本是用古代文论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话语方式来言说文学,不仅言说古代文学,也言说现代文学与西方文学。语言复古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应用形态,但不是否定现代文论的主体地位,而是让中国古代文论成为中国文论的一种有效方式,补充和丰富我们的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