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徐秀明

引用本文: 徐秀明.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J]. 学术月刊, 2017, 49(07): 127-135.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7): 127-135. shu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 摘要: 《长恨歌》一直被视为王安忆的小说代表作、上海文化的权威读本。其实它并非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而是其创作后期一次重要的小说实验。王安忆想用学习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名著的方式来突破自我,所以在小说中效仿西方经典叙事传统来描摹上海及其文化。但因上海文化繁复多元、错综复杂,小说再现上海的文化、历史时难免有些偏差,外在叙事形态等方面亦存在一些问题。其成败得失,与新旧上海的文化冲突有关,也是王安忆小说理念演变的必然。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5
  • 文章访问数:  3572
  • HTML全文浏览量:  25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文化冲突与叙事错位——由《长恨歌》谈王安忆的小说美学及其创作转向

摘要: 《长恨歌》一直被视为王安忆的小说代表作、上海文化的权威读本。其实它并非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而是其创作后期一次重要的小说实验。王安忆想用学习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名著的方式来突破自我,所以在小说中效仿西方经典叙事传统来描摹上海及其文化。但因上海文化繁复多元、错综复杂,小说再现上海的文化、历史时难免有些偏差,外在叙事形态等方面亦存在一些问题。其成败得失,与新旧上海的文化冲突有关,也是王安忆小说理念演变的必然。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