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万广华 朱美华

引用本文: 万广华, 朱美华. “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J]. 学术月刊, 2020, 52(7): 33-47. shu
Citation:  Guanghua WAN, Meihua ZHU. De-globalization: Features, Causes and Outlook[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7): 33-47. shu

“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作者简介: 万广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特聘教授(上海 200433) ;朱美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F11

De-globalization: Features, Causes and Outlook

  • Available Online: 2020-07-20

    CLC number: F11

  • 摘要: 从根本上说,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和终结是由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全球化的收益和成本决定的。目前我们正面临的“逆全球化”,其端倪很早就已经出现,正被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推向高潮。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将使收入分配问题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导致本轮全球化走向终结。为此,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极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必须重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以抗衡“逆全球化”浪潮,或为下一轮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图 1  “逆全球化”重大事件时间轴

    图 2  关税税率

    图 3  非关税贸易壁垒

    图 4  全球贸易增长

    图 5  全球及主要经济体FDI流量

    图 6  全球化与收入不均等

    图 7  美国的基尼系数

    图 8  2005—2014年收入增长停止或下降的家庭占比

    图 9  主要经济体的劳动收入占比

    图 10  美国制造业就业

    图 11  美国个人净财富占比

    图 12  美国平均收入

    图 13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

    图 14  工业机器人密度

    图 15  工业机器人销量(台/年)

  • 加载中
图(15)
计量
  • PDF下载量:  76
  • 文章访问数:  27328
  • HTML全文浏览量:  249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7-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逆全球化”:特征、起因与前瞻

    作者简介:万广华,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特聘教授(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朱美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摘要: 从根本上说,全球化的发生、发展和终结是由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全球化的收益和成本决定的。目前我们正面临的“逆全球化”,其端倪很早就已经出现,正被国家间和国家内部利益的分配问题推向高潮。同时,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机器人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将使收入分配问题进一步恶化,并最终导致本轮全球化走向终结。为此,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和社会团体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极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中国必须重视全球化所带来的利益分配问题,以抗衡“逆全球化”浪潮,或为下一轮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5)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