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

袁超 董振光

引用本文: 袁超 董振光.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J]. 学术月刊, 2024, 56(12): 86-99. shu
Citation:  YUAN Chao, DONG Zhenguang. “Power Order” and the Reform of Regim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 Analysis Based on a New Framework[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2): 86-99. shu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

    作者简介: 袁超,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广东深圳518055);董振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深圳518055)。
  • 中图分类号: D6

“Power Order” and the Reform of Regim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 Analysis Based on a New Framework

  • CLC number: D6

  • 摘要: 从政治学的根本关怀出发,政体变革本质上是权力关系—结构变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权力秩序”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旨在借鉴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类型学,结合过程追踪方法理念,构建起“权力主体与主体性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分析单元,以及“权力结构形态的解体与形塑”的两大过程性分析维度,进而重探清末政体变革。分析发现,清末存在政治权力悬置、军事权力转移、意识形态权力重构、经济权力萎靡的情形,君主制所依赖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强结构相继解体,进而导致政治失序。在时代心态与西方意识形态力量的形塑下,彼时的知识分子急切擘画着中国现代政制的未来,然而他们所欲构建的理想政体消耗在了复杂的权力秩序变动之中。革命党与立宪派虽以短暂的合作完成了辛亥革命,但革命后所建立的共和制终究有名无实,与“理想型”共和政制的设置原则并不相符,最终以军人干政的局面收场。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487
  • HTML全文浏览量:  13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权力秩序”与清末政体变革:基于新框架的分析

    作者简介:袁超,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广东深圳518055);董振光,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广东深圳518055)。

摘要: 从政治学的根本关怀出发,政体变革本质上是权力关系—结构变动的过程和结果。以“权力秩序”为核心概念的分析框架,旨在借鉴迈克尔·曼的社会权力类型学,结合过程追踪方法理念,构建起“权力主体与主体性权力关系”的结构性分析单元,以及“权力结构形态的解体与形塑”的两大过程性分析维度,进而重探清末政体变革。分析发现,清末存在政治权力悬置、军事权力转移、意识形态权力重构、经济权力萎靡的情形,君主制所依赖的“政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强结构相继解体,进而导致政治失序。在时代心态与西方意识形态力量的形塑下,彼时的知识分子急切擘画着中国现代政制的未来,然而他们所欲构建的理想政体消耗在了复杂的权力秩序变动之中。革命党与立宪派虽以短暂的合作完成了辛亥革命,但革命后所建立的共和制终究有名无实,与“理想型”共和政制的设置原则并不相符,最终以军人干政的局面收场。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