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对20世纪解构主体思潮的回应与批评

聂敏里

引用本文: 聂敏里.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对20世纪解构主体思潮的回应与批评[J]. 学术月刊, 2024, 56(7): 15-21. shu
Citation:  NIE Minli. Subject in Historical Becoming—— Response and Criticism to the 20th Century’s Ideological Trend of Deconstructing Subject[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7): 15-21. shu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对20世纪解构主体思潮的回应与批评

    作者简介: 聂敏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XNL027)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5

Subject in Historical Becoming—— Response and Criticism to the 20th Century’s Ideological Trend of Deconstructing Subject

  • CLC number: B5

  • 摘要: 20世纪以来,以精神分析学、结构人类学以及话语理论所代表的解构主体的思潮,所瓦解的仅仅是一切基于先验主体的哲学理论。先验主体诚然是可疑的,主体是历史生成的,并且因此是脆弱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主体本身是一种非实在和幻觉,相反,却表明主体并非一个已成之物,而是一个有待完成和尚未确定之物。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体的理论逻辑,实质上是一种历史相对主义。但历史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历史存在也并非虚无。主体作为历史存在,不仅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而且具有政治的、道德的意义,它引导人类向着更高的存在方式上升。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07
  • HTML全文浏览量:  4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历史生成中的主体——对20世纪解构主体思潮的回应与批评

    作者简介:聂敏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100872)。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XNL027)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20世纪以来,以精神分析学、结构人类学以及话语理论所代表的解构主体的思潮,所瓦解的仅仅是一切基于先验主体的哲学理论。先验主体诚然是可疑的,主体是历史生成的,并且因此是脆弱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主体本身是一种非实在和幻觉,相反,却表明主体并非一个已成之物,而是一个有待完成和尚未确定之物。法国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体的理论逻辑,实质上是一种历史相对主义。但历史并不是什么都可以,历史存在也并非虚无。主体作为历史存在,不仅具有存在论的意义,而且具有政治的、道德的意义,它引导人类向着更高的存在方式上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