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钟宁桦,朱亚群,陈斌开

引用本文: 钟宁桦,朱亚群,陈斌开. 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J]. 学术月刊, 2018, 50(6): 43-56. shu
Citation:  ZHONG Ninghua. [J]. Academic Monthly, 2018, 50(6): 43-56. shu

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 摘要: 基于中国32个城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98—2000年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镇家庭的储蓄行为。研究表明:(1)在1998—2001年间,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平均增加了0.9%左右;(2)取消福利分房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居民储蓄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那些在改革前没有得到公房的家庭上,其储蓄率平均提高约2%。特别是,那些在国有企业工作、技术级别比较高、在改革前却未得到公房的家庭,其储蓄率提高约4%;(3)在90年代中后期,公房比例越低的城市,在2000年全面停止福利分房之后,该地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越大,使得其房价增长越快,而居民储蓄率也越高。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6
  • 文章访问数:  2488
  • HTML全文浏览量:  160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住房体制改革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 1.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2;
  • 2.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 湘潭 411105;
  • 3.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 100081

摘要: 基于中国32个城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发现,1998—2000年取消福利分房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城镇家庭的储蓄行为。研究表明:(1)在1998—2001年间,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平均增加了0.9%左右;(2)取消福利分房政策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居民储蓄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那些在改革前没有得到公房的家庭上,其储蓄率平均提高约2%。特别是,那些在国有企业工作、技术级别比较高、在改革前却未得到公房的家庭,其储蓄率提高约4%;(3)在90年代中后期,公房比例越低的城市,在2000年全面停止福利分房之后,该地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越大,使得其房价增长越快,而居民储蓄率也越高。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