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法理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陈金钊

引用本文: 陈金钊. 法理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意义[J]. 学术月刊, 2019, 51(4): 106-120. shu
Citation:  Jinzhao CHEN.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of Jurisprudence to Chines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ystem[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4): 106-120. shu

法理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作者简介: 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教授(上海 201620) ;
  • 中图分类号: D9

The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of Jurisprudence to Chinese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ystem

  • Available Online: 2019-04-01

    CLC number: D9

  • 摘要: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然而,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中,缺乏对法治命题的基础研究;塑造法治之理的法理学并没有登场,至少没有把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使命与法治现代化联系起来。社会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法治中国。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包括法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价值、认识和方法论的指引。以推进法治实现为己任的法理学,应该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一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需要关注、论证、塑造法治之理;超越简单的中西、古今等结合论;在区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为中国法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3
  • 文章访问数:  1904
  • HTML全文浏览量:  25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4-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法理学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作者简介: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教授(上海 201620)

摘要: 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持。然而,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中,缺乏对法治命题的基础研究;塑造法治之理的法理学并没有登场,至少没有把理论体系建构的主要使命与法治现代化联系起来。社会转型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法治中国。法治中国建设需要包括法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其提供理论支持,价值、认识和方法论的指引。以推进法治实现为己任的法理学,应该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一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需要关注、论证、塑造法治之理;超越简单的中西、古今等结合论;在区分认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上,为中国法学话语体系建构提供理论支撑。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