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人的集合到革命主体——“诸众”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嬗变

王福生 李翔宇

引用本文: 王福生, 李翔宇. 从人的集合到革命主体——“诸众”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嬗变[J]. 学术月刊, 2025, 57(8): 25-34. shu
Citation:  WANG Fusheng,  LI Xiangyu. From Aggregated Bodies to Revolutionary Subject——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oretical Transmutations of the Multitude[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8): 25-34. shu

从人的集合到革命主体——“诸众”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嬗变

    作者简介: 王福生,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吉林长春 130012);李翔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吉林长春 130012)。
  • 中图分类号: B0

From Aggregated Bodies to Revolutionary Subject——Historic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oretical Transmutations of the Multitude

  • CLC number: B0

  • 摘要: “诸众”(multitudo)是西方激进左翼学者奈格里和哈特指认的革命主体,但这一概念本身有其演变发展的历史。在古罗马时期,诸众作为一个形容数量和集体的概念被视为共和国的构成基础,马基雅维利在此之上赋予诸众政治能动性,使之成为一种制衡君主权力的装置。霍布斯通过构建“人民—诸众”的二元对立框架,将诸众排斥于政治体系的边缘;斯宾诺莎则在民主政体的理论构想中,揭示了诸众作为政治主体的能动性,将其确立为民主的核心要素。维尔诺、奈格里和哈特创造性融合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激活了诸众的劳动主体性。在奈格里和哈特的重构下,诸众在生命政治维度完成其劳动本体论与政治本体论的统一:既在生产领域瓦解资本逻辑,又在政治维度创构新型民主形式。诸众概念的理论嬗变不仅更新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更为全球化时代资本控制下的集体解放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08
  • HTML全文浏览量:  25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人的集合到革命主体——“诸众”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理论嬗变

    作者简介:王福生,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 (吉林长春 130012);李翔宇,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 “诸众”(multitudo)是西方激进左翼学者奈格里和哈特指认的革命主体,但这一概念本身有其演变发展的历史。在古罗马时期,诸众作为一个形容数量和集体的概念被视为共和国的构成基础,马基雅维利在此之上赋予诸众政治能动性,使之成为一种制衡君主权力的装置。霍布斯通过构建“人民—诸众”的二元对立框架,将诸众排斥于政治体系的边缘;斯宾诺莎则在民主政体的理论构想中,揭示了诸众作为政治主体的能动性,将其确立为民主的核心要素。维尔诺、奈格里和哈特创造性融合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批判与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激活了诸众的劳动主体性。在奈格里和哈特的重构下,诸众在生命政治维度完成其劳动本体论与政治本体论的统一:既在生产领域瓦解资本逻辑,又在政治维度创构新型民主形式。诸众概念的理论嬗变不仅更新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理论,更为全球化时代资本控制下的集体解放提供了重要思想资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