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创新导向减税与就业结构升级

郑礼明 李明 李德刚

引用本文: 郑礼明, 李明, 李德刚. 创新导向减税与就业结构升级[J]. 学术月刊, 2021, 53(6): 87-98. shu
Citation:  Liming ZHENG, Ming LI, Degang LI. Innovation-oriented Tax Cuts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Upgrade[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6): 87-98. shu

创新导向减税与就业结构升级—基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检验

    作者简介: 郑礼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北京 100029) ;李德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24) ;
  • 中图分类号: F81

Innovation-oriented Tax Cuts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Upgrade

  • Available Online: 2021-06-21

    CLC number: F81

  • 摘要: 创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何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向创新主体部门集聚,值得深入探索。基于2018年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冲击,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6−2019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导向减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雇佣劳动力中研究生所占比例,促进了企业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在非公有制企业、主板上市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对企业各层次雇佣规模的评估表明,雇佣总量及研究生、本科生雇佣数均有所提高,同时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并未明显减少,这意味着政策未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技能劳动力雇佣的增加并不以低技能劳动力的减少为代价。综合来看,政策不但能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还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本文结论为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
  • 图 1  各年份动态回归结果

    表 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要政策

    政策阶段政策文件主要内容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初步确立
    (1996年—2002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1996年) 首次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问题进行了明确,对相关政策执行口径进行了细化。适用企业类型:国有、集体工业企业。适用支出范围: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增长幅度在10%以上。申报流程: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加计扣除比例:50%
    《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
    《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享受主体逐步扩大(2003年—2007年) 《关于扩大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的通知》(财税[2003]244号) 适用企业范围逐步扩大至各种所有制工业企业、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申报流程上,取消主管税务机关审批核准制,改由纳税人自主申报扣除
    《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逐步系统化(2008年—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 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予以确认。对之前颁布的各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做出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明确了新旧税法衔接问题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
    《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渐次扩大且核算申报不断简化(2013年至今) 《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号) 放宽了享受优惠的企业研发活动及研发费用范围,简化了对研发费用的归集和核算管理,减少了申报审核程序,降低了企业享受政策优惠门槛。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由50%提高到75%。2021年1月1日起,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进一步提高至100%
    《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
    《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97号)
    《关于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7]34号)
    《关于提高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的通知》(财税[2018]99号)
    《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3号)
    资料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网站。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研究生招生及毕业人数情况(2015-2020年)

    年份研究生招生数(万人)招生人数增速研究生毕业数(万人)毕业人数增速
    201564.513.82%55.152.92%
    201666.713.41%56.392.25%
    201780.6120.84%57.802.50%
    201885.806.43%60.444.55%
    201991.656.82%63.975.84%
    2020110.7020.79%72.9013.96%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变量定义及描述性统计

    变量定义观测值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graduate_ratio 企业中研究生占比(%) 9650 3.7050 5.4605 0 55.5360
    benefit 改革后企业潜在受益额(百万元) 2413 8.3639 40.4018 0 774.0733
    benefit_other 基于研发支出总量计算的企业潜在受益额(百万元) 2413 9.7861 48.7352 0 1162.563
    size 企业总资产(百万元,对数) 9650 8.6883 1.3020 5.3220 14.8210
    perwage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职工人数(万元/人,对数) 9649 2.5023 0.4791 −1.9055 7.5392
    ROE 净利润/股东权益 9638 0.0260 0.9096 −66.5353 1.2703
    age 企业年龄(年) 9650 20.1258 5.4431 5 64
    taxrate 适用所得税率(%) 9633 19.0720 5.3794 0 25
    increase_rev 营业收入增长率 9644 0.3847 5.1793 −1.3092 429.0361
    top10 前十大股东占比 9644 57.3153 14.5688 8.26 100
    highlabor_ratio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 9650 28.7968 21.2624 0 100
    graduate 企业中研究生学历人数 9650 216.7433 1019.345 0 23615
    employee 企业总就业人数 9650 6599.806 20698.75 11 508757
    bachelor 企业中本科学历人数 9650 1597.568 7176.119 0 196749
    other_edu 企业中本科以下学历人数 9650 4785.495 13915.84 0 334425
    rd_total 研发支出(百万元) 8347 265.944 1024.167 0 21871.78
    TFP 全要素生产率(LP法) 9462 5.1025 0.3721 1.9776 9.4763
    ROA 净利润/总资产 9650 0.0316 0.0841 −1.6479 0.5262
    ROS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 9645 0.0743 0.4667 −17.5112 14.0426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基准回归结果

    变量名称(1)(2)(3)
    benefit*post 0.0020*** 0.0021*** 0.0017***
    (0.0005) (0.0005) (0.0006)
    size 0.4294** 0.4379**
    (0.1904) (0.1894)
    perwage 1.4242*** 1.4162***
    (0.2410) (0.2379)
    ROE −0.0503 −0.0505
    (0.0417) (0.0421)
    age −0.0305 0.0103
    (0.0333) (0.0833)
    taxrate 0.0185 0.0180
    (0.0155) (0.0154)
    increase_rev 0.0156** 0.0153**
    (0.0065) (0.0067)
    top10 0.0070 0.0067
    (0.0097) (0.0096)
    公司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年份
    观测值 9650 9619 9619
    ${{\rm{R}}^{\rm{2}}}$ 0.0148 0.0557 0.0691
    注:括号内为企业层面聚类稳健标准误,***、**、*分别代表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下载: 导出CSV

    表 5  稳健性检验结果

    变量名称highlabor_ratiograduate_ratio行业*年份
    (1)(2)(3)
    benefit*post0.0060***0.0015**
    (0.0015)(0.0006)
    benefit_other*post0.0012**
    (0.0006)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控制
    公司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年份
    行业*年份
    观测值961996199619
    ${{\rm{R}}^{\rm{2}}}$0.11990.06890.0778
      注:括号内为企业层面聚类稳健标准误。***、**、*分别代表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控制变量与基准回归一致(以下各表同)。
    下载: 导出CSV

    表 6  异质性分析

    变量名称公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主板中小创
    (1)(2)(3)(4)
    benefit*post0.00090.0040*0.0017***0.0035
    (0.0006)(0.0021)(0.0006)(0.0043)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
    公司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年份
    观测值3616600349914628
    ${{\rm{R}}^{\rm{2}}}$0.12000.06570.08680.0863
    下载: 导出CSV

    表 7  就业替代效应影响

    变量名称employeegraduatebachelorother_edu
    (1)(2)(3)(4)
    benefit*post24.9656**4.1649***21.6524***−0.8518
    (10.3195)(0.9254)(5.9972)(5.2493)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
    公司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年份
    观测值9619961996199619
    ${{\rm{R}}^{\rm{2}}}$0.18180.30620.32000.1131
    下载: 导出CSV

    表 8  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

    变量名称rd_totalTFPROAROS
    (1)(2)(3)(4)
    benefit*post6.0519***0.0001**0.0001***0.0002***
    (0.8279)(3.15e−05)(1.14e−05)(6.53e−05)
    控制变量控制控制控制控制
    公司固定效应
    年份固定效应
    省份*年份
    观测值8323943996199619
    ${{\rm{R}}^{\rm{2}}}$0.40580.16580.14510.0517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1)表(8)
计量
  • PDF下载量:  4
  • 文章访问数:  2361
  • HTML全文浏览量:  33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06-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创新导向减税与就业结构升级

    作者简介:郑礼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李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北京 100029)
    作者简介:李德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讲师(北京 100024)

摘要: 创新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如何促进高技能劳动力向创新主体部门集聚,值得深入探索。基于2018年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冲击,利用A股上市公司2016−2019年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导向减税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显著提高了企业雇佣劳动力中研究生所占比例,促进了企业创新人力资本积累。异质性分析显示,政策在非公有制企业、主板上市企业中效果更明显。对企业各层次雇佣规模的评估表明,雇佣总量及研究生、本科生雇佣数均有所提高,同时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并未明显减少,这意味着政策未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高技能劳动力雇佣的增加并不以低技能劳动力的减少为代价。综合来看,政策不但能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还有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水平。本文结论为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撑。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表(8)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