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从《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到《性自命出》“性一心异”说

丁四新

引用本文: 丁四新.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从《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到《性自命出》“性一心异”说[J]. 学术月刊, 2024, 56(11): 5-15. shu
Citation:  DING Sixin. The Argumentation and Efficacy of “Xing Yi” Discourse—— A Discussion from “The Nature of Sages” in Cheng Zhi Wen Zhi towards “Nature in One,Mind in Difference” in Xing Zi Ming Chu[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1): 5-15. shu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从《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到《性自命出》“性一心异”说

    作者简介: 丁四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B2

The Argumentation and Efficacy of “Xing Yi” Discourse—— A Discussion from “The Nature of Sages” in Cheng Zhi Wen Zhi towards “Nature in One,Mind in Difference” in Xing Zi Ming Chu

  • CLC number: B2

  • 摘要: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问题,关涉对《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的重新检讨和训释。此篇竹书应当与《性自命出》篇关联起来考察,它们都持“性一”说,而与修身思想形成对反关系。“性一”说的提出正基于此一对反关系。同时,“性一”说的提出有其形上根据,此根据即是“性自命出”或“天命之谓性”,其前提是排除了气禀的数量差异,而只从天赋的质类来看。“性一”说的重心在其效用上,其发生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对反式的,这见于《性自命出》《成之闻之》的“性—教”说;另一种是顺循式的,这见于告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说。前者的张力很大,而后者则将“性一”说溶解在其人性善恶的判断之中。“性一”说的效用发生方式从对反到顺循的转变,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性一”说和“性相近”说都可能是孔子的主张,后者可以看做通往前者的阶梯,而前者可以看做对后者的突破;前者是本说正说,而后者则是方便说。这两说的本旨相同,都指向教化和求己求心的修身实践。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
  • 文章访问数:  511
  • HTML全文浏览量:  9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从《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到《性自命出》“性一心异”说

    作者简介:丁四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北京100084)。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出土简帛四古本《老子》综合研究”(15ZDB006)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性一”说的提出及其效用问题,关涉对《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的重新检讨和训释。此篇竹书应当与《性自命出》篇关联起来考察,它们都持“性一”说,而与修身思想形成对反关系。“性一”说的提出正基于此一对反关系。同时,“性一”说的提出有其形上根据,此根据即是“性自命出”或“天命之谓性”,其前提是排除了气禀的数量差异,而只从天赋的质类来看。“性一”说的重心在其效用上,其发生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对反式的,这见于《性自命出》《成之闻之》的“性—教”说;另一种是顺循式的,这见于告子、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说。前者的张力很大,而后者则将“性一”说溶解在其人性善恶的判断之中。“性一”说的效用发生方式从对反到顺循的转变,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性一”说和“性相近”说都可能是孔子的主张,后者可以看做通往前者的阶梯,而前者可以看做对后者的突破;前者是本说正说,而后者则是方便说。这两说的本旨相同,都指向教化和求己求心的修身实践。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