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文学武

引用本文: 文学武.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J]. 学术月刊, 2020, 52(12): 112-122. shu
Citation:  Xuewu WEN. Poetics of Beijing Schoo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The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12): 112-122. shu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 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240) ;
  • 中图分类号: I206

Poetics of Beijing Schoo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egitimacy The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 Available Online: 2020-12-21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后,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矛盾和理论困惑,这不仅制约着新诗的未来方向,也对新诗的合法性形成了严峻挑战。鉴于此,不少新诗的研究者都开始对新诗的历史和未来进行探讨和反思,其中京派批评家的反思和探讨尤为深入、具体。他们对于新诗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新诗现代性、新诗与古典诗等问题上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对新诗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突围的途径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主张。在新诗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京派批评家的新诗批评理论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新诗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学院派批评的专业和精深,赋予新诗理论更强的学术品位,成为20世纪诗歌理论不可或缺的遗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1501
  • HTML全文浏览量:  18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12-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京派诗论与中国现代新诗合法性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 200240)

摘要: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中国新诗在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后,积累了大量深层次的矛盾和理论困惑,这不仅制约着新诗的未来方向,也对新诗的合法性形成了严峻挑战。鉴于此,不少新诗的研究者都开始对新诗的历史和未来进行探讨和反思,其中京派批评家的反思和探讨尤为深入、具体。他们对于新诗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新诗现代性、新诗与古典诗等问题上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对新诗发展的技术路线和突围的途径也提出了具体可行的主张。在新诗面临诸多挑战的关键时期,京派批评家的新诗批评理论一方面具有相当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新诗的生存危机;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学院派批评的专业和精深,赋予新诗理论更强的学术品位,成为20世纪诗歌理论不可或缺的遗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