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李维武

引用本文: 李维武.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J]. 学术月刊, 2017, 49(06): 26-41.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7, 49(06): 26-41. shu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 摘要: 在新文化运动中,家庭问题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大问题,受到了广泛和热烈的讨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家庭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与探讨,由此形成了一派有影响力的家庭观。他们的家庭观主要围绕四个相关问题展开,并产生了四位代表性人物:(一)以唯物史观揭示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说明家庭制度形成与变化的根本原因,李大钊是其代表性人物;(二)以女性问题作为解决家庭问题的切入口,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正确道路,陈独秀是其代表性人物;(三)从人类学古史研究维度探讨家庭史脉络,说明家庭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及其前景,蔡 和森是其代表性人物;(四)从女性社会运动维度阐发新女性观和新家庭观,以改造中国和妇女解放来解决家庭问题,向警予是其代表性人物。这四个问题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由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的基本走向,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为主轴线贯穿其中。今天反思这一派家庭观,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不足的地方。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1
  • 文章访问数:  3606
  • HTML全文浏览量:  25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家庭观

摘要: 在新文化运动中,家庭问题成为了一个引人关注的大问题,受到了广泛和热烈的讨论。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家庭问题作出了新的思考与探讨,由此形成了一派有影响力的家庭观。他们的家庭观主要围绕四个相关问题展开,并产生了四位代表性人物:(一)以唯物史观揭示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说明家庭制度形成与变化的根本原因,李大钊是其代表性人物;(二)以女性问题作为解决家庭问题的切入口,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是解决家庭问题的正确道路,陈独秀是其代表性人物;(三)从人类学古史研究维度探讨家庭史脉络,说明家庭演变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及其前景,蔡 和森是其代表性人物;(四)从女性社会运动维度阐发新女性观和新家庭观,以改造中国和妇女解放来解决家庭问题,向警予是其代表性人物。这四个问题在内容上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由批判旧家庭到走出小家庭的基本走向,而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主义为主轴线贯穿其中。今天反思这一派家庭观,可以看到其中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不足的地方。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