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

陈钊

引用本文: 陈钊. 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J]. 学术月刊, 2022, 54(1): 46-57, 82. shu
Citation:  Zhao CHEN. Industrial Policies with Great Power Governance[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1): 46-57, 82. shu

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

    作者简介: 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F12

Industrial Policies with Great Power Governance

  • Available Online: 2022-01-15

    CLC number: F12

  • 摘要: 市场协调存在不足以及巨大的社会收益是产业政策存在的两个重要理论前提。在国与国的产业分工中,一国的产业政策可能扶持某些在该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一种策略性的分工。而中国的大国特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策略性分工的合理性,使产业政策可以借助更强的规模效应以及更大的国内市场而获得成功。但是在产业政策的实践中,类似的策略性分工不应当出现在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因为这会导致产业政策最终偏离长期、全局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产业政策的分析放在大国治理的背景之下。通过从中央及地方两个层面考察中国的产业政策,我们的确发现地方的产业政策可能偏离当地的比较优势。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产业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政策误区,因而机制设计的思想在产业政策设计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水污染规制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我们发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产业政策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产业政策制订时需要考虑可能的一般均衡效应,也就是政策在不同维度上可能发生的溢出效应。只有这样,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全局和多维的政策目标。
  • 表 1  中央产业政策类型及其部分对应目录

    政策类型对应目录
    产业结构调整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针对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产业政策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重点产业政策 《国家支持发展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
    《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录》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地区指向的产业政策 《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年本)》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
    抑制产能过剩的产业政策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
    《工商投资领域制止重复建设目录(第一批)》
    下载: 导出CSV

    表 2  “九五”至“十二五”时期中央的重点产业

    时期中央的重点产业政策
    九五(1996—2000) 机械工业
    汽车工业
    电子工业
    石油化工
    十五(2001—2005) 高技术产业
    十一五(2006—2010) 高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
    十二五(2011—2015)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地方重点产业中属于中央重点产业的比例

    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
    东部0.5250.7530.4640.708
    中部0.380.4250.4690.523
    西部0.3270.3850.4160.472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55
  • 文章访问数:  2147
  • HTML全文浏览量:  39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1-15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大国治理中的产业政策

    作者简介:陈钊,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上海 200433)

摘要: 市场协调存在不足以及巨大的社会收益是产业政策存在的两个重要理论前提。在国与国的产业分工中,一国的产业政策可能扶持某些在该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体现了国与国之间一种策略性的分工。而中国的大国特征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策略性分工的合理性,使产业政策可以借助更强的规模效应以及更大的国内市场而获得成功。但是在产业政策的实践中,类似的策略性分工不应当出现在一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因为这会导致产业政策最终偏离长期、全局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产业政策的分析放在大国治理的背景之下。通过从中央及地方两个层面考察中国的产业政策,我们的确发现地方的产业政策可能偏离当地的比较优势。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产业政策实施中可能存在政策误区,因而机制设计的思想在产业政策设计中就显得尤其重要。以水污染规制政策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为例,我们发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可能导致产业政策顾此失彼。这就提醒我们产业政策制订时需要考虑可能的一般均衡效应,也就是政策在不同维度上可能发生的溢出效应。只有这样,产业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长期、全局和多维的政策目标。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3)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