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论实践美学中“度”的本体性意义

孔天伊 徐碧辉

引用本文: 孔天伊 徐碧辉. 论实践美学中“度”的本体性意义[J]. 学术月刊, 2024, 56(7): 153-160. shu
Citation:  KONG Tianyi. On the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Du” in Practical Aesthetics[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7): 153-160. shu

论实践美学中“度”的本体性意义

    作者简介: 孔天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01);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 中图分类号: B83

On the Ont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Du” in Practical Aesthetics

  • CLC number: B83

  • 摘要: 实践美学基于人类生产—生活(即实践—实用)的基础上提出“度”的本体性,这里“度”并非“本体”本身,而是具有本体的某种特有属性,“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第一范畴”;而“‘度’本体”之称将“度”定格为抽象的形而上的本源概念,忽视了“度”与现实实践的关系。混淆了“‘度’的本体”和“‘度’的本体性”这两个概念。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明确“度”的本体性的核心意义特征。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234
  • HTML全文浏览量:  5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论实践美学中“度”的本体性意义

    作者简介:孔天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102401);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732)。

摘要: 实践美学基于人类生产—生活(即实践—实用)的基础上提出“度”的本体性,这里“度”并非“本体”本身,而是具有本体的某种特有属性,“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第一范畴”;而“‘度’本体”之称将“度”定格为抽象的形而上的本源概念,忽视了“度”与现实实践的关系。混淆了“‘度’的本体”和“‘度’的本体性”这两个概念。解决这一问题,就应该明确“度”的本体性的核心意义特征。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