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新群体、新网络与新话语体系的确立—— 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中心

熊月之

引用本文: 熊月之. 新群体、新网络与新话语体系的确立—— 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中心[J]. 学术月刊, 2016, 48(07): 140-156.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7): 140-156. shu

新群体、新网络与新话语体系的确立—— 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中心

  • 摘要: 《格致书院课艺》的内容以介绍西学、讨论洋务、批评守旧、呼吁变法为主,包括对于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变革的讨论,开设议院的呼声,构成了中法战争以后、甲午战争以前变法思想的新话语,启导了甲午以后的变法思潮。课艺是一项新型文化产品,是以王韬、傅兰雅等居住在沿海城市的中外知识分子,在上海、天津等地开明官绅大力支持下,自觉利用《申报》等新型网络,动员并受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新式读书人的响应而生产出来的,也是王韬、傅兰雅等人在已有的报刊网络上嵌入中国书院书生议政传统的结果。课艺西学知识、变法思考极为丰富,成为同光时期西学蓄水池,此前的西学知识、变法思考都汇集到这里,此后的西学知识、变法思考,又多从这里流出。透过课艺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可以看出甲午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并非壁立千仞式的奇峰突起,而是蜿蜒而上的高原。这对于张灏的“转型时代”说,可以有所修正。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1
  • 文章访问数:  4298
  • HTML全文浏览量:  327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新群体、新网络与新话语体系的确立—— 以《格致书院课艺》为中心

摘要: 《格致书院课艺》的内容以介绍西学、讨论洋务、批评守旧、呼吁变法为主,包括对于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变革的讨论,开设议院的呼声,构成了中法战争以后、甲午战争以前变法思想的新话语,启导了甲午以后的变法思潮。课艺是一项新型文化产品,是以王韬、傅兰雅等居住在沿海城市的中外知识分子,在上海、天津等地开明官绅大力支持下,自觉利用《申报》等新型网络,动员并受到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地区新式读书人的响应而生产出来的,也是王韬、傅兰雅等人在已有的报刊网络上嵌入中国书院书生议政传统的结果。课艺西学知识、变法思考极为丰富,成为同光时期西学蓄水池,此前的西学知识、变法思考都汇集到这里,此后的西学知识、变法思考,又多从这里流出。透过课艺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可以看出甲午前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转变,并非壁立千仞式的奇峰突起,而是蜿蜒而上的高原。这对于张灏的“转型时代”说,可以有所修正。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