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马戎

引用本文: 马戎.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J]. 学术月刊, 2019, 51(2): 167-175. shu
Citation:  Rong MA. “Barbarian” Domination in the Core Area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in China[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2): 167-175. shu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作者简介: 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
  • 中图分类号: K23

“Barbarian” Domination in the Core Area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teractions in China

  • Available Online: 2019-02-01

    CLC number: K23

  • 摘要: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华文明由于在各领域的发展居于前列,所以不仅能够把交流中接触到的异文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而且使“边缘地区”群体产生文化“向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学习中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蛮夷”“入主中原”并导致改朝换代和皇族族属和姓氏的改变,但是大量史料显示,这些“入主中原”的“蛮夷”从始至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统治中原的漫长岁月里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中。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3
  • 文章访问数:  2662
  • HTML全文浏览量:  31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文化与政治交往史中的“蛮夷”“入主中原”

    作者简介: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兼职教授,中国社会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摘要: 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之一是对异文化有超强的宽容度和包容力。它对“内”“外”边界的理解,与对“华夏”“蛮夷”概念的理解一样,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和辩证的。中华文明由于在各领域的发展居于前列,所以不仅能够把交流中接触到的异文化转化为与中华文明彼此相容和互补的东西,而且使“边缘地区”群体产生文化“向心力”,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学习中华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多次“蛮夷”“入主中原”并导致改朝换代和皇族族属和姓氏的改变,但是大量史料显示,这些“入主中原”的“蛮夷”从始至终受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在统治中原的漫长岁月里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之中。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