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绝地天通”的三重叙事与中华文明祭政关系之初成

郁喆隽

引用本文: 郁喆隽. “绝地天通”的三重叙事与中华文明祭政关系之初成[J]. 学术月刊, 2024, 56(10): 114-125. shu
Citation:  YU Zhejuan. A Triple-narrative of “Dividing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Early Formation of Sacrificial-political Relation in Chinese Civilization[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10): 114-125. shu

“绝地天通”的三重叙事与中华文明祭政关系之初成

    作者简介: 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世俗语境下的‘祛魅’与‘复魅’叙事研究”(23BZJ014)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C91

A Triple-narrative of “Dividing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Early Formation of Sacrificial-political Relation in Chinese Civilization

  • CLC number: C91

  • 摘要: “绝地天通”见诸《国语·楚语下》与《尚书·吕刑》两个传世文本,两者记载既有重叠又存在较大差异,对其解读历来众多纷纭,难成定论。通过对祭政关系以及一般祭祀理论为切入点的梳理,可得出“绝地天通”中包含的三个主导叙事,即史学的、发生学的和后效—功能的叙事,并尝试论证“绝地天通”构成了一种“规范性神话”(normative myth),它在不消解地方祭祀的前提下,起到了“象征分化”(symbolic differentiation)作用,其结果是祭祀权、祭祀对象的非排他垂直布局。这一象征性的转折事件对中华文明祭政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也同时遗留了垂直圣化—世俗化的张力。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211
  • HTML全文浏览量:  59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绝地天通”的三重叙事与中华文明祭政关系之初成

    作者简介: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上海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后世俗语境下的‘祛魅’与‘复魅’叙事研究”(23BZJ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绝地天通”见诸《国语·楚语下》与《尚书·吕刑》两个传世文本,两者记载既有重叠又存在较大差异,对其解读历来众多纷纭,难成定论。通过对祭政关系以及一般祭祀理论为切入点的梳理,可得出“绝地天通”中包含的三个主导叙事,即史学的、发生学的和后效—功能的叙事,并尝试论证“绝地天通”构成了一种“规范性神话”(normative myth),它在不消解地方祭祀的前提下,起到了“象征分化”(symbolic differentiation)作用,其结果是祭祀权、祭祀对象的非排他垂直布局。这一象征性的转折事件对中华文明祭政关系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也同时遗留了垂直圣化—世俗化的张力。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