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情报失灵: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再探(1942—1947)

皇甫秋实

引用本文: 皇甫秋实. 情报失灵: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再探(1942—1947)[J]. 学术月刊, 2025, 57(8): 203-216. shu
Citation:  HUANGFU Qiushi. Intelligence Failure: Revisiting the U.S.Economic Policy toward China (1942—1947)[J]. Academic Monthly, 2025, 57(8): 203-216. shu

情报失灵: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再探(1942—1947)

    作者简介: 皇甫秋实,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历史系副教授 (上海 200433)。
  •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抗战时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华决策研究(1942—1945年)”(22YJA770008)的阶段性成果

  • 中图分类号: K25

Intelligence Failure: Revisiting the U.S.Economic Policy toward China (1942—1947)

  • CLC number: K25

  •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战后经济计划展开专项调查,作为制定对华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企图为美国培育商品和资本市场及原料产地,扶持中国取代日本在亚洲市场的地位,发展美国—中国—东南亚三边贸易,并与英国争夺在华经济霸权,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但美国国务院与总统特使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仅分散了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且削弱了经援作为美国政策手段的效果。情报偏好则导致美国政府对政策实施进度做出误判,高估了运用美援扭转民族主义趋势的效力,却低估了在战后中国推行自由经济的难度。加之战后中国并未有效吸引美国私人资本流入,政府经济援助成为美国介入战后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并被国民政府和国营企业接收利用,从而加剧了中国国家资本的膨胀,造成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手段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情报机制的内部分歧和认知偏好,构成了导致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失败的重要因素。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0
  • 文章访问数:  114
  • HTML全文浏览量:  26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情报失灵: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再探(1942—1947)

    作者简介:皇甫秋实,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历史系副教授 (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抗战时期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华决策研究(1942—1945年)”(22YJA770008)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政府针对中国战后经济计划展开专项调查,作为制定对华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企图为美国培育商品和资本市场及原料产地,扶持中国取代日本在亚洲市场的地位,发展美国—中国—东南亚三边贸易,并与英国争夺在华经济霸权,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经济秩序。但美国国务院与总统特使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不仅分散了美国对华经济政策的目标,并且削弱了经援作为美国政策手段的效果。情报偏好则导致美国政府对政策实施进度做出误判,高估了运用美援扭转民族主义趋势的效力,却低估了在战后中国推行自由经济的难度。加之战后中国并未有效吸引美国私人资本流入,政府经济援助成为美国介入战后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并被国民政府和国营企业接收利用,从而加剧了中国国家资本的膨胀,造成美国对华经济政策手段和目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政府情报机制的内部分歧和认知偏好,构成了导致战后美国对华经济政策失败的重要因素。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