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刘婉明

引用本文: 刘婉明.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J]. 学术月刊, 2016, 48(05): 133-142. shu
Citation:  . [J]. Academic Monthly, 2016, 48(05): 133-142. shu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 摘要: 晚清以降,一个经常出现在中国知识界的国家形象是“生病的中国”。这一形象得以成立是基于如下观念:国家是一个和人体一样有生老病死的身体。以人身喻国家在中国传统国家观念中本已存在,严复以“官品”译organism,论证国家为“官品”,接上了传统国家身体隐喻谱系,同时借用斯宾塞理论,将组成国家身体的“细胞”——民,推到前台,由此完成了对传统国家身体隐喻的改造。将当时中国的危机解释话语从“国家之病”转移至“国民之病”,从而改造了中国人的国家想象和对个体身体的想象,为个体身体在国人对国家身体想象中的登场铺平了理论道路,为此后知识界施于个体身体与国家身体间的种种增饰、敷衍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在隐喻层面上逐渐建立了起来。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20
  • 文章访问数:  4100
  • HTML全文浏览量:  222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从“官品”的翻译看严复对中国传统“国家身体”形象的改造

摘要: 晚清以降,一个经常出现在中国知识界的国家形象是“生病的中国”。这一形象得以成立是基于如下观念:国家是一个和人体一样有生老病死的身体。以人身喻国家在中国传统国家观念中本已存在,严复以“官品”译organism,论证国家为“官品”,接上了传统国家身体隐喻谱系,同时借用斯宾塞理论,将组成国家身体的“细胞”——民,推到前台,由此完成了对传统国家身体隐喻的改造。将当时中国的危机解释话语从“国家之病”转移至“国民之病”,从而改造了中国人的国家想象和对个体身体的想象,为个体身体在国人对国家身体想象中的登场铺平了理论道路,为此后知识界施于个体身体与国家身体间的种种增饰、敷衍奠定了基础。近代以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在隐喻层面上逐渐建立了起来。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