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

徐碧辉

引用本文: 徐碧辉.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J]. 学术月刊, 2019, 51(11): 117-126. shu
Citation:  Bihui XU. Humanization of Nature, Free Form and Emotional Realm-Image[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11): 117-126. shu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后现代语境下美的本质的再探索

    作者简介: 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
  • 中图分类号: B83

Humanization of Nature, Free Form and Emotional Realm-Image

  • Available Online: 2019-11-01

    CLC number: B83

  • 摘要: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无法回避。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致成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问题域之区分:“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的隐含主体是人类,而人们却常常从个体主体的具体审美活动或个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去讨论这一问题。换言之,在追问美的本质的时候,人们混淆了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两个层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厘清问题域之所属,区分类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哲学讨论美的本质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由的形式”。个体主体是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由于对象的某种形式或形象在主体心理上引起情感共鸣或愉悦感受而形成的主客合一的、某种具有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境象”,它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象”,其次,它是包含象但超越象的“境”。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9
  • 文章访问数:  1868
  • HTML全文浏览量:  190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11-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自然的人化、自由的形式与情感的境象

    作者简介:徐碧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

摘要: 美的本质是美学学科的核心问题,无法回避。过去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争论不休,以致成为“伪问题”被有意识忽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忽视了问题域之区分:“美是什么”或“美的本质”的隐含主体是人类,而人们却常常从个体主体的具体审美活动或个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去讨论这一问题。换言之,在追问美的本质的时候,人们混淆了类主体与个体主体两个层次。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厘清问题域之所属,区分类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人类学实践本体论哲学讨论美的本质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自然的人化”,是“自由的形式”。个体主体是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的出发点。在这个层面上说,美是由于对象的某种形式或形象在主体心理上引起情感共鸣或愉悦感受而形成的主客合一的、某种具有自由联想和想象的“境象”,它包含两个方面:首先它是一种“象”,其次,它是包含象但超越象的“境”。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