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

王风

引用本文: 王风. 《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J]. 学术月刊, 2021, 53(12): 151-167. shu
Citation:  Feng WANG. Wild Grass: A Black Hole for Meaning and the Action to “Approach the Vanity”[J]. Academic Monthly, 2021, 53(12): 151-167. shu

《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

    作者简介: 王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 100871) ;
  • 中图分类号: I206

Wild Grass: A Black Hole for Meaning and the Action to “Approach the Vanity”

  • Available Online: 2021-12-20

    CLC number: I206

  • 摘要: 《野草》是鲁迅整理自我的产物。串联《过客》《死后》《影的告别》《求乞者》《失掉的好地狱》《希望》《颓败线的颤动》《复仇》《复仇其二》《墓碣文》《这样的战士》诸篇什,所见乃一无所逃于天地亦无所逃于生死的个体,漫无目的地存在,只能以过程为目的。唯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希望和绝望同归虚妄,意义的寂灭产生“肉薄虚妄”的行动哲学。最后归于向庸众和自己的“复仇”。由此可见,鲁迅是以“我”之“必无”所生成的行动,期之于“他者”之“可有”所唤发的行动,和合而成反抗的力量。而他临死之际的“夜记”,则更说明这是贯穿其一生的结构。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1228
  • HTML全文浏览量:  21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1-12-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野草》:意义的黑洞与“肉薄”虚妄

    作者简介:王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 100871)

摘要: 《野草》是鲁迅整理自我的产物。串联《过客》《死后》《影的告别》《求乞者》《失掉的好地狱》《希望》《颓败线的颤动》《复仇》《复仇其二》《墓碣文》《这样的战士》诸篇什,所见乃一无所逃于天地亦无所逃于生死的个体,漫无目的地存在,只能以过程为目的。唯黑暗和虚无乃是实有,希望和绝望同归虚妄,意义的寂灭产生“肉薄虚妄”的行动哲学。最后归于向庸众和自己的“复仇”。由此可见,鲁迅是以“我”之“必无”所生成的行动,期之于“他者”之“可有”所唤发的行动,和合而成反抗的力量。而他临死之际的“夜记”,则更说明这是贯穿其一生的结构。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