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作为隐喻的空间

黄东兰

引用本文: 黄东兰. 作为隐喻的空间[J]. 学术月刊, 2019, 51(2): 152-166. shu
Citation:  Donglan HUANG. Space as A Metaphor[J]. Academic Monthly, 2019, 51(2): 152-166. shu

作为隐喻的空间—日本史学研究中的“东洋”“东亚”与“东部欧亚”概念

    作者简介: 黄东兰,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客座教授 ;
  • 中图分类号: K03

Space as A Metaphor

  • Available Online: 2019-02-01

    CLC number: K03

  • 摘要: 明治中期以来,日本史学界出现过“东洋”“东亚”和“东部欧亚”三个地理范围大致相同的地域概念,三种概念分别代表了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与其周边世界相互关系研究的三次“空间转换”。第一次转换以明治中期东洋史的诞生为标志。作为日本对外扩张时代的“帝国知”,东洋史强调“东洋诸民族”之间“平等”的竞争与对抗,颠覆了儒家传统的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华夷叙事。第二次转换发生在战后初期,西岛定生的“东亚世界论”基于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之间密切的政治和文化关联,揭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的内在同一性。进入21世纪后,日本史学界出现了从“东亚”到“东部欧亚”的空间转换的趋势。“东部欧亚”论者批评西岛理论的“中国中心”取向,从全球史视角关注中国与周边势力,以及周边势力之间的历史关联,在农耕与游牧、汉与非汉问题上与战前的东洋史叙事遥相呼应。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
  • 文章访问数:  2372
  • HTML全文浏览量:  292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19-02-0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作为隐喻的空间

    作者简介:黄东兰,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客座教授

摘要: 明治中期以来,日本史学界出现过“东洋”“东亚”和“东部欧亚”三个地理范围大致相同的地域概念,三种概念分别代表了日本史学界关于中国与其周边世界相互关系研究的三次“空间转换”。第一次转换以明治中期东洋史的诞生为标志。作为日本对外扩张时代的“帝国知”,东洋史强调“东洋诸民族”之间“平等”的竞争与对抗,颠覆了儒家传统的以中国为“天下”中心的华夷叙事。第二次转换发生在战后初期,西岛定生的“东亚世界论”基于历史上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之间密切的政治和文化关联,揭示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世界”的内在同一性。进入21世纪后,日本史学界出现了从“东亚”到“东部欧亚”的空间转换的趋势。“东部欧亚”论者批评西岛理论的“中国中心”取向,从全球史视角关注中国与周边势力,以及周边势力之间的历史关联,在农耕与游牧、汉与非汉问题上与战前的东洋史叙事遥相呼应。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