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地方行政运行的空间结构

郭涛

引用本文: 郭涛. 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地方行政运行的空间结构[J]. 学术月刊, 2023, 55(4): 170-180. shu
Citation:  Tao GUO. Newly-discovered Bamboo Slip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J]. Academic Monthly, 2023, 55(4): 170-180. shu

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地方行政运行的空间结构

    作者简介: 郭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 430079) ;
  • 中图分类号: K23

Newly-discovered Bamboo Slips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Operatio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 Available Online: 2023-04-20

    CLC number: K23

  • 摘要: 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运行于特定的政治空间结构之中,大量面世的秦汉简牍有助于揭示其整体面貌。宏观层面,从战国秦到天下秦时期,疆域范围由不断东进到南北扩张,结构从中县道小圈层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五大圈层,组织形态从封君郡县并存到海内为郡县,统县政区由37个增加到49个。平行与垂直管理系统交叠,多元组织单元互补造就了帝制早期地方行政的条块结构。中观层面,郡县之“都”是秦汉地方行政运行落地的核心场域。县城内部空间经过规划,以各种形式的墙垣、门、道路进行分割和连接。城墙之内为生活区和行政区,包括官府办公的“寺”,黔首聚居的“里”和交易场所“市”。都与邑、乡与聚不仅存在地理上的空间分野,也保持着行政上的联结和互动;离邑和城墙之外的散村聚落受到中心城市和城内的制约,无法脱离地方行政独立运行。微观层面,县乡之“廷”是帝国末端行政的中枢机构。县廷衙署遗址内分布着办公场所等建筑景观群和水系、道路;结构上廷内分曹,与廷外的官相连接。道路交通网络是秦汉地方行政运行的渠道,体现并促进了帝国权力在地方的纵深;国家权力的主导构筑了一个不断变动的多版块、多类型、多层次的地方行政运行空间复合体。
  • 图 1  里耶古城遗址(秦迁陵县衙署)平面图

  • 加载中
图(1)
计量
  • PDF下载量:  9
  • 文章访问数:  2206
  • HTML全文浏览量:  36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3-04-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出土简牍所见秦代地方行政运行的空间结构

    作者简介:郭涛,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 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运行于特定的政治空间结构之中,大量面世的秦汉简牍有助于揭示其整体面貌。宏观层面,从战国秦到天下秦时期,疆域范围由不断东进到南北扩张,结构从中县道小圈层逐渐演变为全国性的五大圈层,组织形态从封君郡县并存到海内为郡县,统县政区由37个增加到49个。平行与垂直管理系统交叠,多元组织单元互补造就了帝制早期地方行政的条块结构。中观层面,郡县之“都”是秦汉地方行政运行落地的核心场域。县城内部空间经过规划,以各种形式的墙垣、门、道路进行分割和连接。城墙之内为生活区和行政区,包括官府办公的“寺”,黔首聚居的“里”和交易场所“市”。都与邑、乡与聚不仅存在地理上的空间分野,也保持着行政上的联结和互动;离邑和城墙之外的散村聚落受到中心城市和城内的制约,无法脱离地方行政独立运行。微观层面,县乡之“廷”是帝国末端行政的中枢机构。县廷衙署遗址内分布着办公场所等建筑景观群和水系、道路;结构上廷内分曹,与廷外的官相连接。道路交通网络是秦汉地方行政运行的渠道,体现并促进了帝国权力在地方的纵深;国家权力的主导构筑了一个不断变动的多版块、多类型、多层次的地方行政运行空间复合体。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