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

田国强 陈旭东

引用本文: 田国强, 陈旭东.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J]. 学术月刊, 2022, 54(6): 34-46. shu
Citation:  Guoqiang TIAN, Xudong CHEN. How to Pursue Progress while Maintaining Stability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China’s Economy[J]. Academic Monthly, 2022, 54(6): 34-46. shu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田国强,湖北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 200433) ;陈旭东,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
  • 中图分类号: F12

How to Pursue Progress while Maintaining Stability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for China’s Economy

  • Available Online: 2022-06-20

    CLC number: F12

  • 摘要: 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新的多重下行压力,如何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从外部看,百年未有变局与世纪新冠疫情交互影响,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看,周期性、政策性、体制性、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政策调整未能把握好时度效,加剧了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困难局面,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生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也都还有较大欠缺,远未达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同步进行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与改革开放深化,以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大局,需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并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但短期政策应对主要针对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压力,应对短期稳中求进问题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更迫切、更重要和更根本的还是要靠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改革及其治理,并发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倒逼作用和增长红利,从基础性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层面变革入手,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政策和改革措施制定、执行中去,这是应对预期转弱压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有效对策。
  • 图 1  2010年以来中国季度GDP指数同比变化情况

    表 1  全球主要经济体财富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0020052010201520192020
    中国59.963.669.871.169.770.4
    美国80.681.18484.985.185
    日本64.763.262.563.564.264.4
    德国81.282.777.579.377.977.9
    法国69.76769.97069.970
    英国70.767.769.273.171.471.7
    意大利60.159.56367.166.466.5
    印度74.78182.183.38282.3
    俄罗斯84.787.29089.587.387.8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瑞信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整理。
    下载: 导出CSV
  • 加载中
图(1)表(1)
计量
  • PDF下载量:  1
  • 文章访问数:  1007
  • HTML全文浏览量:  84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2-06-20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中国经济如何稳中求进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田国强,湖北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 200433)
    作者简介:陈旭东,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200433)

摘要: 中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新的多重下行压力,如何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现实课题。从外部看,百年未有变局与世纪新冠疫情交互影响,给中国经济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从内部看,周期性、政策性、体制性、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尤其是一些政策调整未能把握好时度效,加剧了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的经营困难局面,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创新性、协调性、生态性、开放性、共享性也都还有较大欠缺,远未达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一局面,中国需要同步进行跨周期设计、逆周期调节与改革开放深化,以落实稳中求进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大局,需要加大宏观经济政策实施力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并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可预期性。但短期政策应对主要针对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压力,应对短期稳中求进问题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更迫切、更重要和更根本的还是要靠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改革及其治理,并发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倒逼作用和增长红利,从基础性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环境层面变革入手,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到政策和改革措施制定、执行中去,这是应对预期转弱压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有效对策。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1)  表(1)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