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家庭特征的转变

於嘉,何雨辰

引用本文: 於嘉,何雨辰.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家庭特征的转变[J]. 学术月刊, 2024, 56(3): 129-142. shu
Citation:  YU Jia. Chinese Family Transition:A Glob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 Academic Monthly, 2024, 56(3): 129-142. shu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家庭特征的转变

    作者简介: 於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北京100871);何雨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 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何雨辰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 中图分类号: C912

Chinese Family Transition:A Glob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CLC number: C912

  • 摘要: 探索家庭转变有助于了解婚姻、生育、代际互动等领域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变迁如何形塑个体的家庭观念与行为。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历时数据,采取一致和可比的测量,在国际比较视野下对中国家庭转变模式与未来趋势进行考察,可发现:婚姻在中国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依然稳固,生育与婚姻并不会迅速解绑。虽然中国当代家庭呈现高度的子女中心主义,现代化与性别平等化将对此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子女对婚姻的保护作用上。中国人依然持有较传统的孝道观念伦理与互动实践,但其可能会随经济发展与老龄化而改变。跨国比较的结果也显示出文化对家庭行为持久的塑造力,儒家文化圈在家庭转变的某些维度上具有高度共性。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05
  • 文章访问数:  1389
  • HTML全文浏览量:  334
文章相关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国际比较视野下中国家庭特征的转变

    作者简介:於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长聘副教授(北京100871);何雨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社会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京大学桐山教育基金重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何雨辰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摘要: 探索家庭转变有助于了解婚姻、生育、代际互动等领域的变化,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变迁如何形塑个体的家庭观念与行为。基于具有代表性的历时数据,采取一致和可比的测量,在国际比较视野下对中国家庭转变模式与未来趋势进行考察,可发现:婚姻在中国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依然稳固,生育与婚姻并不会迅速解绑。虽然中国当代家庭呈现高度的子女中心主义,现代化与性别平等化将对此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子女对婚姻的保护作用上。中国人依然持有较传统的孝道观念伦理与互动实践,但其可能会随经济发展与老龄化而改变。跨国比较的结果也显示出文化对家庭行为持久的塑造力,儒家文化圈在家庭转变的某些维度上具有高度共性。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