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学术月刊,今天是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肖鹰

引用本文: 肖鹰.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J]. 学术月刊, 2020, 52(9): 131-139. shu
Citation:  Ying XIAO. On the Aesthetic Meanings of the Dream of Red Massions[J]. Academic Monthly, 2020, 52(9): 131-139. shu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作者简介: 肖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
  • 中图分类号: B83

On the Aesthetic Meanings of the Dream of Red Massions

  • Available Online: 2020-09-21

    CLC number: B83

  • 摘要: 《红楼梦》以大观园为核心场景,以贾宝玉为主人公,以宝黛之恋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本文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探讨《红楼梦》的美学意蕴。《红楼梦》在虚实交融的叙事中,以极切实又极奇幻的笔法,展示了一出以贾宝玉为中心意象的凄美而炽烈的人生戏剧。在熔铸多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对庄子哲学的生命精神的阐发,是《红楼梦》的美学意蕴之真谛。本文认为,阅读《红楼梦》,解析贾宝玉,都须从反面−即庄子哲学的“无用之用”−着眼。这无用之用,就是自我生命的真实和自由,扩大讲,就是世界的生机和无限。
  • 加载中
计量
  • PDF下载量:  12
  • 文章访问数:  2012
  • HTML全文浏览量:  517
文章相关
  • 刊出日期:  2020-09-21
通讯作者: 陈斌, bchen63@163.com
  • 1.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沈阳 110142

  1. 本站搜索
  2. 百度学术搜索
  3. 万方数据库搜索
  4. CNKI搜索

《红楼梦》的美学意蕴

    作者简介:肖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北京 100084),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871)

摘要: 《红楼梦》以大观园为核心场景,以贾宝玉为主人公,以宝黛之恋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本文从大观园、贾宝玉和宝黛之恋三个意象层面探讨《红楼梦》的美学意蕴。《红楼梦》在虚实交融的叙事中,以极切实又极奇幻的笔法,展示了一出以贾宝玉为中心意象的凄美而炽烈的人生戏剧。在熔铸多元文化精神的前提下,对庄子哲学的生命精神的阐发,是《红楼梦》的美学意蕴之真谛。本文认为,阅读《红楼梦》,解析贾宝玉,都须从反面−即庄子哲学的“无用之用”−着眼。这无用之用,就是自我生命的真实和自由,扩大讲,就是世界的生机和无限。

English Abstract

    全文HTML

目录

/

返回文章